子时四刻的地宫入口腾起硫磺味的烟雾,林姝玥拽着谢砚舟退到义庄墙角,后背撞上积灰的供桌,烛台歪倒在《往生咒》经卷上,火苗顺着纸页爬成诡异的蝶形。
谢砚舟的剑尖挑开阿梨掷来的袖箭,箭头的饕餮纹左眼处有个十字划痕——这与他昨日在火药库通风口发现的痕迹完全一致。
“她用的是前隋‘十字弩’,”林姝玥的声音混着咳嗽,“弩机改良过,扳机间距比寻常兵器宽三分,说明使用者手指修长,习惯戴扳指...”
话音未落,阿梨的机械义眼红光骤盛,地宫深处传来齿轮咬合的闷响,一面青铜巨镜从地面升起,镜面映出三人扭曲的影子。
谢砚舟的目光忽然被林姝玥的倒影吸引——她握断刀的姿势与寻常闺阁女子截然不同,腕骨翻转的弧度更似军中校尉持匕首的手法。
这个细节如针尖般扎进他的神经,想起近几日她提及“显微镜”“听声辨位”等词时的熟稔,那些本应出自方士秘录的术语,从她口中说出却带着异域般的清晰条理。
“大人小心!”林姝玥的呼喊打断他的思绪。阿梨抛出的青铜球在地面炸开,无数青蚨虫卵随烟雾扩散,虫卵遇血即爆,在石壁上溅出暗紫色的蝶形纹路。
谢砚舟挥剑劈开烟雾,剑锋却在触到虫卵的瞬间发出“滋滋”声——卵壳表面竟涂有前隋秘药“蚀骨散”,能在瞬间腐蚀钢铁。
林姝玥趁机取出从乱葬岗带回的青铜环,环上的“辰”字与镜面上的饕餮纹左眼重合,巨镜突然发出嗡鸣,镜面上浮现出星图投影。她以指尖为笔,在镜面上划出三条轨迹,其弧度竟与司天监浑天仪的运转轨道分毫不差。
谢砚舟瞳孔微缩,因为这种将星辰轨迹量化的推演方式,他只在已故师父的《周髀算经》批注中见过残章。
“秘宝的机关需要七枚鼎卫血脉的青铜环激活,”她对着镜中投影分析,“阿梨有‘午’字环,我有‘辰’,谢大人有‘卯’,柳氏本应是‘辰’却用‘卯’混淆...还有四枚环在谁手里?”
谢砚舟的目光落在阿梨耳后的机械义眼上,义眼边缘的齿轮纹路与青铜环的刻痕如出一辙,显然她已将“午”字环植入体内。
丑时初刻,地宫阶梯传来潮湿的脚步声。林姝玥将银哨抵在石壁上轻吹,哨音经岩壁折射后传回不同的震感——这是她参照西域胡商“听石辨空”之术改良的探路法,震感显示下方至少有二十个移动的热源,且携带金属兵器。
“是藤甲盟的人,”谢砚舟皱眉,“他们的呼吸频率比寻常人慢三分之一,像是练过前隋‘龟息术’...”他忽然顿住,因为林姝玥正以食指轻触他手腕内侧,数息后便报出“一息六至”的结论。
这个动作他曾在太医院见过,是医官诊脉时的手法,却从未见过有人仅凭触脉便精准计数。
阿梨的机械义眼转向谢砚舟,红光在他脸上扫过:“谢大人似乎对我家小姐很是疑惑?不妨告诉你,她的‘望闻问切’之术乃海外奇人所授,就连这能‘视透脏腑’的义眼,也是用波斯国的‘琉璃镜’改制...”
林姝玥的瞳孔骤缩,她终于明白阿梨为何能识破自己的不同——这个时代的人将超越认知的技艺归为“海外奇术”,却不知她的知识来自千年之后。
丑时三刻,巨镜突然分裂成七块碎片,每块碎片映出不同的场景:李之仪在书房研磨的松烟墨中混着青蚨虫卵,陈氏在听雨轩用算珠计算下毒时机,秋蝉在竹林用埙声传递密信,柳氏在废井用环形锯开颅,聚珍斋刺客在兵器库调试弩机,阿梨在义庄用血水饲养母虫...
最后一块碎片映出的,是谢砚舟的师父——已故的大理寺卿,他正将“卯”字玉佩交给年幼的谢砚舟,玉佩表面有块不易察觉的磨损,与乱葬岗“卯”字骸骨的腕环缺口完全吻合。
“镜像碎片是前隋‘视远镜’的组件,”林姝玥的声音带着震惊,“每块碎片对应一个鼎卫的视角,他们用这种方式共享情报,而李之仪...是负责将碎片信息汇总的‘镜心’。”
谢砚舟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原来师父临终前反复叮嘱的“镜不可破”,指的是这个跨越十年的情报网。
寅时初刻,藤甲盟的人已逼近地宫入口。林姝玥取出从工部火药库暗格中寻得的霹雳火球,球体表面的藤蔓纹与阿梨袖口的刺绣完全一致:“这些物事里掺了南疆虫粉,遇火即爆,虫粉随气浪入体,便如千万虫蚁啃噬脏腑...”
她忽然住口,因为谢砚舟看她的眼神里多了几分审视,像是在打量一个精通番邦邪术的异人。
“你如何知晓南疆虫粉的特性?”他的长剑缓缓下垂,剑尖在地面划出细小的火星,“就算是鼎卫后人,也不该熟知波斯琉璃镜、西域听石术,还有...这能‘计算呼吸’的异法。”
林姝玥的心跳陡然加速,她曾以“家传海外秘术”为托辞,却忘了在这个海陆丝路刚通的年代,任何异域技艺都可能招来“通敌”之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理寺卿的探案搭档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理寺卿的探案搭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