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更梆子的余韵还在夜色中飘荡,杨过已如一片落叶般飘然落在哑仆院中的梨树下。
满树梨花被他的衣袂带起,纷纷扬扬洒下一场细雪。
他的靴尖点在青石板的缝隙间,未惊动一片花瓣。
月光透过枝桠,在他身上投下斑驳的碎影,仿佛给他披了一件银丝织就的夜行衣。
三记叩窗声轻得像是梨花坠地。
窗内那盏将熄未熄的油灯突然窜高火苗,将老人佝偻的剪影投在窗纸上——那身影正匆忙擦拭着什么。
木门"吱呀"一声,赵伯佝偻着背跨出门槛,指缝间漏下的银粉在月光里流转如星河。
杨过这才看清,老人花白眉毛上沾着的不是银屑,而是极细的玉粉,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当那支断簪从杨过怀中取出时,老人突然挺直了佝偻的背脊。他颤抖着解下腰间那件磨得发亮的鹿皮围裙,竟用它垫着手去接那玉簪,仿佛捧着的不是一件器物,而是一段不可触碰的旧梦。
"这是黄帮主的及笄簪?"老人突然握住杨过手腕,右手在胸前划了个复杂的圆弧,最后两指并拢点在心口。
此乃桃花岛黄药师编撰的手语,意为"及笄礼"。
杨过点头称是,从怀中取出一个青竹筒,"听闻去年腊月,芙妹的翡翠镯断作三截,经您妙手竟完好如初。"他语声虽轻,却难掩期盼之意。
杨过拔开青竹筒的木塞,一股清冽的茶香顿时在院中漫开:"特意寻来的明前龙井,依古法烘焙,您尝尝可还地道?"
老人浑浊的双眼骤然一亮,眼角皱纹舒展如菊,侧身让出门径时,袖口带起一阵松木清香。
工坊内光线昏黄,北墙整面榆木架上,牛角抛光棒与翡翠松香板陈列其间,乌木柄雕刀按大小依次悬挂。
杨过目光扫过角落的鲁班神龛时,忽见三炷残香将尽未尽,青烟笔直如悬丝,在幽暗中划出三道银线。
"先观纹路。"哑仆枯瘦的手指在案几上划出字痕,将断簪托至琉璃灯前。
羊脂白玉在暖光中流转,显出云絮状的天然纹理,那簪头雕琢的桃花瓣薄得透光,花蕊处竟暗藏玄机——米粒大小的"蓉"字旁,还刻着细若蚊足的"癸未年"三字。
老人双手翻飞如蝶,比划着:此乃东邪黄药师在爱女及笄之年,取和田玉髓亲手雕琢。桃花暗合"桃之夭夭"典,那"癸未"正是黄蓉生辰干支。
说完,老人从樟木箱底捧出一个靛蓝布包,布面上隐约可见浪花纹样。
他缓缓掀开包裹时,几缕异样的金丝在灯下忽地流泻出珊瑚般的光泽,那金光中竟透着几分绯色,不似中原常见的金线。
"此乃早年从东海商船所得,据传采自千仞之下的赤金珊瑚,十年方得一线。"老人顿了顿,又意味深长地补充手势:"炼制之法,与中土迥异。"
杨过注意到金丝缠绕的方式颇为奇特,每三转必有一个特殊的绳结,隐约带着异域风情。
老人取金丝时,袖口滑落露出手腕内侧一个淡红色的印记,形如三瓣樱花,转瞬又被衣袖遮掩。
赵伯又取出一个天青釉瓷瓶,启封时幽香沁骨:"桃花岛秘制的龙涎香胶,掺着南海鲛人泪化的珍珠粉。"
最后,老人从樟木箱最深处捧出一个褪色的锦囊。鲛绡纱展开时,半截羊脂玉簪在烛火下泛着温润的光,断口处沉淀着数十年的琥珀色包浆。
老人布满皱纹的手指轻抚过簪头雕琢的并蒂莲,在空中缓缓比划:"冯夫人当年最爱的一支。"
三更的更漏声里,坩埚中的珊瑚金丝开始融化。
哑仆赵伯苍劲的手腕轻转,将金丝盘成精巧的同心纹。
杨过忽见老人从袖中抖落一撮翡翠色的粉末,金液登时泛出三月桃花的色泽。
"这是......"话音未落,老人已通过手势说明:"东海桃胶,可保百年不褪。"
"容我一试。"杨过接过赵伯递过来工具,却总难掌握力道。第三次失手时,金丝突然弹起,在杨过右颊划出一道血痕。
哑仆枯瘦的手突然覆上他的手背,十指交叠处传来不可思议的沉稳。老人引导着他的手腕缓缓旋转,金液在断口处绽放出完美的桃花纹理。
那双布满老茧的手竟稳若磐石,在晨光微熹时,最后一缕金丝终沿着裂纹完美嵌入玉髓。
哑仆赵伯以孔雀石粉细细抛光时,杨过忽然瞥见簪尾内侧有道几不可察的旧痕——那处修补手法与今日如出一辙,只是金箔已然黯淡。
"此处..."杨过指尖轻触那道伤痕。
赵伯布满皱纹的手在他掌心缓缓画了个波浪纹,又指向东海方向,浑浊的眼中泛起追忆之色。
通过赵伯纷飞的手势,杨过顿时了然:二十年前桃花岛的海风里,赤足踏浪的少女黄蓉不慎将发簪磕在礁石上,正是眼前这位哑匠,用同样的珊瑚金丝为她修补了第一道伤痕。
晨光穿透窗纸的刹那,修补好的玉簪在案几上流转出奇异的光华。
金丝熔铸的桃枝与天然裂纹浑然一体,珍珠粉在阳光下泛起细碎的虹晕。
最妙的是那几处修补的痕迹:旧伤如浪花翻卷,新痕似桃枝横斜,竟在方寸之间勾勒出"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意境。
白云簪上凝结的晨露未干,映照着两张同样湿润的眼眶。
老人罕见地露出笑容,从箱底取出一块褪色的红绸。杨过认出这是江南聘礼中包裹首饰的样式,不禁耳根发热。
"赵伯!"他连忙摆手,却见他眨眨眼,转而取出素白锦盒。盒内衬着冯衡那方鲛绡纱,老人安置玉簪时,动作轻柔如待珍宝。
院外传来沙沙的洒扫声,赵伯将锦盒硬塞进杨过怀中,枯瘦的手掌推着他急急向后门方向走去。
杨过捧着锦盒连连作揖:"老丈厚赐,晚辈不过奉茶一盏,怎敢当这许多珍稀......"
话音未落,老人布满皱纹的脸上浮现神秘笑意,沾着木屑的手指在空中划出"天意"二字。
转身时杨过分明看见,老人对着斑驳的鲁班像深深合十,案头香炉里新燃的三炷清香正吐出袅袅青烟。
喜欢神雕:龙女为后,贵妃黄蓉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神雕:龙女为后,贵妃黄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