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的日子,熊光明一上班先办公室里转一转,讲讲话画画饼,现在大家还没经历过大饼时代,对于熊光明的饼那根本就吃不够,每天工作起来都像打了鸡血一样,熊光明也不让大家干吃饼,偶尔也得来点鸡汤给他们顺顺。
然后又各个库房溜达一圈,下午假模假式的看账本,要不就是跟孙科长聊天吹牛,抱怨这个抱怨那个的。
孙科长偶尔还套套熊光明的话,熊光明骂起厂长书记那是一点也不怕别人听见,一副我有后台谁也不怵的嘴脸,豪横的好像轧钢厂都是他家的一样,然后一个劲的让孙科长找书记,找厂长,反正他是不想干。
他越这样,孙科长越放心,还故意引着他骂领导,熊光明就差站桌子上骂了。
近段时间孙科长一点异动都没有,正好便于书记那边布控,保卫科的人也不敢相信,里面弄不好就有一伙的,安排了几个有经验的调查员偷偷的暗中调查,还安排人当了厂里的装卸工,从以往的账本来看煤基本都是晚上进厂,品质和重量方面比较好作假,反正一卸车就是一大堆,少个两三车根本不显,想以此为突破口先给孙科长的罪名砸瓷实了再说。
熊光明也只能苦哈哈的每天来后勤这边报道,天天装缺心眼的大傻子,他都怕到时候出不了戏真成了大傻子。
。。。。。。。。。。。。
本来马道长想搬出去的,但彪哥这一有了儿子,马道长又不想走了,可熊光明该买房还得买,其实杰公子那小院就不错。
一天中午吃完饭几个人闲着没事聊天,熊光明说:“杰公子,你现在也没工夫倒腾东西,你那个小院也没人住,卖给我得了。”
“怎么了光明,你又不是没地方住,怎么着,打算金屋藏娇 ?”
“去你的,一个长辈想找个清静点的院子,你院子要是能卖我的话我就买,白住可不住,我也不租。”
“我那院子可是精挑细选的,你要买我帮你找找人,有位置要求吗?”
“最好是后海,什刹海那片的,清净点的,离我住的地方近点。”
“还说不是金屋藏娇~~~你小子行啊,离你近了方便行事对不对?!”
“滚蛋!我师父,离得近点方便教我,也是彪哥的师父,是不是彪哥。”
杰公子这才反应过来彪哥在旁边呢,现在桑彪的存在感太低了,你不问他话,他能一句话也不说,就在一边听着看热闹,你感觉他参与感不强,但是彪哥觉得很满足,反正只要跟着光明就行,听妈话吃饱饭。
“对~~对!”
“你俩还是师兄弟呢?可以呀,你还是他妹夫,你这算是亲上加亲了。”
“刚~~刚认得!”
“反正我那套不打算卖,位置好出入也方便,政府名下的你只能租,你要买的话只能从私人手里,不着急就慢慢挑,我倒是认识朋友可以帮忙。”
“行,不要太大的,一个小院就行。房子破点也没事,位置好环境好,只要有房契,房子塌了我都要,到时候我自己修。”
钱的问题对于熊光明来说那都不叫事。
“那你不多买两套?你阿姨不是怀孕了吗,到时候给你生个弟弟,别因为家里那点事闹得鸡犬不宁的,哈哈哈。”
熊光明合计了一下,自己买一套,院里租着一间还说的过去,再以马老道的名义买一套,彪哥的名义买一套,美珠也行,还能操作一下。
要不撺掇老丈人离个婚?这样又能买一套。。。。算了,想想就害怕,丈母娘能崩了他。
这个年代的人对房子的重视程度没那么大,够住就行。房租太便宜了,靠租房子也不能发家致富,坏了还得修,自己名下房子太多,事后有心人审查起来就麻烦了。
身边掏心掏肺的兄弟太少,用他们名义买事后有了二心太麻烦,人心可禁不起考验。
而且自己买多了房子空着到时候肯定会被强行出租,等外人住进去了,想轰走可就难了,别以为老百姓好欺负,臭流氓那套碰到一个敢跟你玩命的就不好收场。
(1958年推行“经租房”政策,部分私房被纳入国家统一管理,原业主保留产权但丧失使用权,私房买卖范围大幅缩小。也就是说你家3口人住着两进甚至更大的院子,空出来的房可能会被强行租出去,而且租金还得按照国家的标准来。1959年后,私房交易逐渐被限制,买卖需经政府批准,并严格审查购房资格。1966年后私房交易全面禁止,直至1983年恢复。当初还有不少弃房出逃的,风停了之后拿着房契回来找的。。。。)
( 我高中同学住东单,他家拆迁时候院里住的十多户都是租的他家房子,最后因为拆迁问题很是折腾了一段时间,这里就不细说了,那是相当的无语,多少年的邻居,父一辈子一辈的交情,呵呵。哥俩因为房子的事都能打起来,更别提邻居了,这种事当时在北京很多。)
打定主意之后,熊光明也没客气,直接订了四套,让杰公子找人帮着寻摸房子,就要独门独院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四合院:只想平淡过一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四合院:只想平淡过一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