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光明打开门把阎埠贵让进来问到:“三大爷这点来有事?”说着给阎埠贵上了根烟。
“呵呵老熊大哥,光明,今天你三大妈的手艺还行吗。”
“阎老弟,没想到弟妹还有这一手呢?”
“让你们爷俩见笑了,怪我没本事,老哥,嫂子这怀孕了,看得出来你是个疼媳妇的主,你看这做饭的事?”
熊光明说:“三大爷,不瞒您说,我们爷俩也正在商量呢,也没个好的章程,我听听你怎么合计的。”
“这样,菜你们买,每次做完饭,就拨出来你三大妈一个人的菜就行,主食都不用,你们看可好?”
熊光明爷俩对视了一眼,没想到阎埠贵提的条件这么简单,他俩之前可能想多了。
“哎,阎老弟,你这话就见外了,肯定得管弟妹饭呀,哪能就拨点菜就行啊,上桌吃,带着小的,能吃几口啊。”
“哎呦那可不行,拨点菜回去吃就行,你们答应呢,咱们就这么来。”
“三大爷,这样,菜呢拨走一份,馒头米饭也管饱,额外再一天给三大妈2毛钱,一天最多两顿饭,怎么样,不过钱的事可不能往外说啊。”
“哎呦那可太好了,我这谢谢你们爷俩了。放心吧,问就是邻居帮忙。”还有2毛钱挣,这可是意外之喜呀,熊家手是真敞啊。
送走了阎埠贵,老熊也回去了,这算是结了一桩心事。
回到家的阎埠贵脸上掩饰不住的笑模样,三大妈知道事成了,赶紧问到:“老阎是不是成了,快说说。”
“呵呵,一天2毛钱,做一顿还管一顿饭,到时候拿回家吃就行。”
“这可太好了,这便宜咱可占大了!”
“谁说不是呢,到时候盘子碗可别忘了收拾,也有不少油水呢,不过你得记住了别诚心往多了做啊,恶了熊家就不值当了,这是长久的买卖,咱家这两年的油水就全靠你了!”
“放心吧,做两顿我就知道他家人什么饭量了,绝对让他们剩那么一点。”
“行,你心里有谱就好,睡吧,好日子马上就来喽,呵呵。”
第二天起来熊光明跟老熊请了个会假,他打算给老熊那屋弄个大点的炉子,现在的炉子有点小,家里煤球也不多了,要是以往半烧不烧的扛扛就过来了,婶子怀孕了就别老扛着了。
(1954年,北京设计出生产蜂窝煤的初步样机。1957年5月25日,《北京日报》发表了题为“推广蜂窝煤”的社论,京城开始推广使用蜂窝煤。20世纪60年代,北京研制出蜂窝煤炉灶的套筒炉瓦,这时候的蜂窝煤炉才彻底成型。这里就不抖机灵设计蜂窝煤炉子了,一直到80年代北京近郊居民才基本保证使用蜂窝煤。)
熊光明早起就去了夏家:“夏叔在家吗,上班去了吗。”
胡子拉碴一脸狠样的夏叔开门把熊光明让了进来:“光明这点过来是有事?”
“夏叔,我婶子不是怀孕了吗,我们爷俩也都是毛躁的人,月份越来越大家里也没个人可不行,这不问问婶子有功夫的话帮忙过去收拾收拾屋子,陪着聊聊天,要是方便的话洗洗衣服什么的。”
“光明,这拾掇拾掇屋子没啥,顺手的事,这大冬天的洗衣服,你家四口人我这家里事也不少,你婶子身体也不好的,你看~~呵呵,要不就算了,你再问问其他邻居?”
“你给老娘闭嘴,家里啥时候轮到你说话了,光明找的是我,又不是你,你操哪门子心啊!”
夏叔这人性格都对不起他这副长相,南锣甚至周边一片,就夏叔这长相凶悍程度他说第二就没人敢说第一,重度气管炎患者。
他是火车上的司炉工,经常不在家,有时候一走就是半个月,在院里存在感极低,回来也是睡觉,虽然挣的不少吧。(五十年代的火车机车主要是蒸汽机车,司炉工需要在高温、高噪音和充满煤烟的环境中工作,活是一点不少)。
“光明,这事婶子应了,我跟桂英这些日子处的挺好,你们爷俩就放心吧,有点大事小情的我都管了。”
“那就辛苦婶子了,一天五毛钱,您看合适吗?”
“呵呵,合适,合适,光明你看看你,怎么跟婶子见外呢,绝对天天给你收拾的利利落落的。”
“行那咱们就说定了,夏叔,婶子那我就先走了啊。对了,谁问都是邻居帮忙。”
夏家婶子满脸带笑的给熊光明送出门,关上门后说:“看见没有,一天这就五毛钱到手了。”
“媳妇,他家好几间屋子,四口人光洗衣服就不少活呢,我这不是心疼你吗,嘿嘿。”
“你见天不着家,在家不是出去喝酒就是睡大觉,你知道个屁!就看得见眼巴前的东西,多看一扎眼就瞎,你知道熊家那过的什么日子吗,你问问你那俩小子兜里的糖都哪来的,你喝过麦乳精,喝过奶粉吗,告诉你,熊家就是一分钱都不给,这活都得接过来。”
夏家婶子看这自家爷们这窝囊废的样就来气,当初怎么就鬼迷心窍看上他了,长的挺爷们,说话办事儿一点都不敞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四合院:只想平淡过一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四合院:只想平淡过一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