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成帝永始四年至元延元年:王朝风云变幻下的隐忧与乱象
从戊申年(公元前13年)到癸丑年(公元前8年),共六年时间,来看看这期间汉成帝统治下都发生了哪些事儿。
永始四年(公元前13年)
春天正月,汉成帝到甘泉,在泰畤举行祭天仪式,随后大赦天下。三月,又到河东,祭祀后土。
夏天,发生大旱。
四月癸未日,长乐宫的临华殿、未央宫的东司马门都发生火灾。六月甲午日,霸陵园的门阙也着火了。
秋天七月辛未日是月末,出现日食。
冬天十一月庚申日,卫将军王商因病被免职。
梁王刘立骄纵放肆毫无节制,一天之内竟然犯十一次法。梁国的相禹上奏说:“刘立对外戚家族心怀不满,口出恶言。”有关部门调查检验,又查出他和姑姑的女儿通奸的事,于是上奏说:“刘立做出如同禽兽般的行为,请将他诛杀。”太中大夫谷永上书说:“我听说按照礼的规定,天子要在门外设置屏风,就是不想让别人看到自己家的隐私。所以帝王的心思,不应该窥探别人家中的私事,也不应该听闻内室里的言语。《春秋》为亲者避讳。现在梁王年轻,还有些轻狂的毛病,一开始是因为恶言才进行调查,既然没有事实依据,却又去揭发人家闺房的隐私,这可不是原本奏章所指的事。梁王又不承认这些指控,却强行弹劾刘立,罗织一些难以说清的事情,只凭片面之词就定罪断案,这对治理国家没有好处。用内乱这样的恶名污蔑宗室,还宣扬到天下,这可不是为皇族隐讳,增添朝廷荣耀,彰显圣德风化的做法。我觉得梁王年轻,而他父亲的同胞姐妹年长,年龄差距大;梁国富有,足够用来重金聘娶美女,招来艳丽女子;他父亲的同胞姐妹也会有耻辱之心。审查案件的人就应该只查验恶言这件事,为什么还要去揭发其他隐私呢!从这三点来推测,恐怕不符合人之常情,我怀疑是有什么事情逼迫,导致梁王说错话,而执法的官吏抓住不放,让他无法辩解。在事情刚刚萌芽的时候,施恩不治罪,这是上策。既然已经调查并提出弹劾,应该趁着梁王不承认指控,下诏让廷尉挑选品德高尚、通晓事理的官吏重新审查,查明不实之处,确定失误的责任,然后回复下面的官吏,以此来推广皇族亲疏有别的恩德,为宗室洗刷污乱的耻辱,这才很符合治理亲族的道理。”汉成帝听了之后,就搁置这件事不再处理。
这一年,司隶校尉蜀郡人何武担任京兆尹。何武做官,遵守法令,一心为公,举荐好人,罢黜坏人,他在任时没有特别显赫的名声,但离任后常常被人怀念。
元延元年(公元前12年)
春天正月己亥日初一,发生日食。
壬戌日,王商再次担任大司马、卫将军。
三月,汉成帝到雍地,祭祀五畤。
夏天四月丁酉日,天空没有云却响起雷声,有流星从太阳下方朝东南方向划过,光芒四射,像下雨一样,从午后一直持续到黄昏才停止。
汉成帝大赦天下。
秋天七月,有彗星出现在东井星区。
汉成帝因为各种灾变,广泛征求群臣的意见。北地太守谷永回答说:“帝王要是亲自践行道德,顺应天地,那么五行的征兆就会按正常顺序出现,百姓长寿,祥瑞也会一起降临;要是违背正道,肆意妄为,逆天行事,残害万物,那么灾祸的征兆就会显着出现,各种怪异的事情也会一同显现,饥荒接连发生;如果始终不醒悟,恶行积累到极致,上天就不再谴责告诫,而是另选有德行的人来承受天命。这是天地间的常理,历代帝王都是如此。再加上帝王功德有厚有薄,寿命有长有短,时代有兴盛有衰落,天道也有盛有衰。陛下继承了八代的功业,正处在阳数的末世,经历着三七的劫数,遭遇《无妄》卦的命运,正赶上百六的灾厄,这三种灾难各不相同,却同时出现。建始元年以来,二十年的时间里,各种大的灾异现象交错频繁发生,比《春秋》记载的还要多。从内部来说,深宫后庭可能会出现骄横的臣子、凶悍的姬妾,因为醉酒狂乱突然引发的祸乱,就像北宫苑囿街巷中、臣妾家中隐秘之处可能发生像征舒杀君、崔杼弑君那样的祸事;从外部来说,天下可能会出现像樊并、苏令、陈胜、项梁那样振臂而起的叛乱。这是关乎国家安危的分界点,是宗庙最担忧的事,我谷永为此多年来一直胆战心惊,提前说这些事。下面有祸乱的萌芽,然后才会在上面显现出灾变,能不谨慎吗!灾祸往往从细微之处而起,奸邪容易在疏忽的地方滋生。希望陛下端正君臣之间的大义,不要再和那些小人亲昵轻慢地宴饮;严格遵循三纲,整治后宫的政事,抑制疏远那些骄横嫉妒的宠臣宠妾,推崇亲近温顺恭顺的行为;按照礼法,皇帝出行前要准备好法驾,派兵清理道路后再出发,不要再轻易独自出宫,到臣妾家中吃喝。这三种情况消除了,内乱的道路就被堵住了。天下发生叛乱,根源在于百姓饥荒而官吏却不体恤,兴起于百姓困苦而赋税繁重,发生在下面百姓怨恨背离而上面皇帝却不知道。《传》里说:‘百姓饥饿却不减少赋税,这就叫骄纵,这样的过错会导致灭亡。’近年来郡国遭受水灾,庄稼不收,本应是减少平常赋税的时候,可是有关部门却上奏请求增加赋税,这太违背经义了,也违背民心,是招来怨恨、走向灾祸的做法。我希望陛下不要答应增加赋税的奏请,更多地减少奢侈浪费的开支,广施恩泽,赈济穷困匮乏的百姓,鼓励百姓耕种养蚕,以此来安抚百姓的心,这样天下的祸乱或许就可以平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