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景皇帝上位第一年,公元前156年,乙酉年,冬天十月,丞相嘉等人上奏说:“论功劳没人能大过高皇帝,论品德没人能超过孝文皇帝。高皇帝的庙,应该作为帝王太祖的庙;孝文皇帝的庙,应该作为帝王太宗的庙。天子应该世世代代祭祀祖宗的庙,各郡国诸侯也应该各自为孝文皇帝建太宗庙。”皇帝批复:“行。”
夏天四月乙卯日,大赦天下。
派御史大夫青到代地,和匈奴谈和亲的事儿。
五月,又把百姓田租减半,收三十分之一的税。
当初,文帝废除肉刑,表面上看刑罚变轻了,实际上跟杀人差不多。砍右脚的人还是得死,砍左脚的人要挨五百板子,该割鼻子的要挨三百板子,大多都被打死了。这一年,皇帝下诏说:“增加打板子的数量,跟判重罪没啥区别,就算侥幸不死,这人也废了。重新定个规矩:原来五百板子的改成三百,三百板子的改成二百。”
任命太中大夫周仁做郎中令,张欧当廷尉,楚元王的儿子平陆侯礼做宗正,中大夫晁错当左内史。周仁一开始是太子的舍人,因为廉洁谨慎得到宠信。张欧也在太子宫侍奉过皇帝,虽然研究的是刑名之学,但为人忠厚,皇帝因此很看重他,让他当了九卿之一。张欧当官从来不说要查办谁,一直以忠厚长者的形象当官,下属也觉得他是个忠厚的人,不敢太糊弄他。
孝景皇帝第二年,公元前155年,丙戌年,冬天十二月,西南方向出现了彗星。下令天下男子年满二十岁开始服兵役。
春天三月甲寅日,封皇子德为河间王,阏为临江王,馀为淮阳王,非为汝南王,彭祖为广川王,发为长沙王。
夏天四月壬午日,太皇太后薄氏去世。
六月,丞相申屠嘉挂了。当时内史晁错经常找皇帝单独谈事儿,皇帝每次都听,对他的宠幸超过了九卿,很多法令都被他修改了。丞相申屠嘉觉得自己的建议不被采纳,心里恨晁错。晁错当内史,原来从东边出门不方便,就另开了一扇门从南边出去。而南边出去的地方,是太上皇庙外面的矮墙。申屠嘉听说晁错把宗庙的墙给拆了,就上奏章,请求杀了晁错。有人告诉了晁错,晁错害怕了,连夜进宫去见皇帝,把事儿都揽自己身上。到了上朝的时候,申屠嘉请求杀内史晁错。皇帝说:“晁错拆的不是真正的庙墙,是外面的矮墙,那些打杂的官员都在那儿办公呢,而且还是我让他干的,晁错没罪。”丞相申屠嘉只好谢罪。退朝后,申屠嘉对长史说:“我后悔没先把晁错斩了再奏请,结果被这小子算计了。”回到家,就吐血死了。晁错从此更得势了。
秋天,又和匈奴和亲。
八月丁未日,任命御史大夫开封侯陶青为丞相。丁巳日,任命内史晁错为御史大夫。
东北方向出现彗星。
秋天,衡山那边下冰雹,大的有五寸,深的地方有二尺。
火星逆行守在北极星附近,月亮在北极星中间出现;木星在天庭中间逆行。
梁孝王因为是窦太后最小的儿子,很受宠,他的封国有四十多座城,都在天下最肥沃的地方。
得到的赏赐那叫一个多,数都数不过来,府库里的金钱有上百亿,珠玉宝器比京城还多。他修了个东苑,方圆三百多里,把睢阳城扩大到七十里,还大力修建宫室,修了一条复道,从王宫一直连接到平台,有三十多里长。他还招揽天下的豪杰之士,像吴地的枚乘、严忌,齐地的羊胜、公孙诡、邹阳,蜀地的司马相如这些人都跟他混。每次梁孝王进京朝见,皇帝都派人拿着符节,用皇帝专用的四匹马拉的车到函谷关迎接。到了京城,那宠幸程度没谁了,进宫就和皇帝同坐一辆辇车,出门就同坐一辆车,还能在上林苑打猎。梁孝王还上奏章请求留在京城,一留就是半年。梁国的侍中、郎、谒者都登记在册,可以直接出入天子的殿门,跟汉朝的宦官没啥区别。
汉景帝即位初期的一系列举措,展现出其在政治、经济、法律等多方面积极调整的治国思路,对西汉王朝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政治制度与祭祀体系构建上,汉景帝认可丞相嘉等人对高皇帝和孝文皇帝宗庙地位的提议,确立了祖宗祭祀制度,不仅强化了对先代帝王功绩的尊崇,更巩固了汉朝的统治根基,从文化和礼仪层面增强了政权的正统性与权威性。在人事安排方面,选拔周仁、张欧、晁错等官员,周仁因廉洁谨慎、张欧以忠厚为人获重用,反映出景帝用人注重品德,而晁错受宠则凸显皇帝对能臣干吏的需求,这些任命为后续朝政运行奠定了人才基础。
经济政策上,汉景帝将田租减半至三十分之一,减轻了百姓负担,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恢复和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在法律改革方面,鉴于文帝废除肉刑后刑罚过重的弊端,景帝调整笞刑数量,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刑罚的人性化改革趋势,虽未彻底解决问题,但朝着轻缓化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