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玻璃窗斜斜地洒进会议室,把桌上的文件照得泛白。黄蟹坐在主位上,手里捏着一杯凉透了的咖啡,眼神却比刚开完会时还要精神。
“老板,您今天是打算继续当和事佬呢,还是准备化身拆弹专家?”小李一边整理资料,一边打趣道。
“都不是。”黄蟹慢悠悠地喝了口冷咖啡,“今天我要当个‘需求挖掘工’。”
“啥?”
“就是——”他敲了敲桌面,“我得一个个找他们聊,问清楚到底想要啥,不是表面上说的那些漂亮话,而是真·需求。”
小李眨眨眼:“听起来像是心理咨询师的工作。”
“差不多。”黄蟹耸肩,“只不过我不是帮他们疏导情绪,我是帮联盟省点资源。”
他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褶皱,拎起记录本就往外走。
第一站,是东区代表的办公室。
那是个喜欢在图纸上画奇怪符号的光头大叔。一进门,他就摆出一副“你别想套我话”的表情。
“哎哟,黄总来了。”他语气不咸不淡。
“老张啊。”黄蟹笑眯眯地拉过椅子坐下,“咱们也不是第一次打交道了,你说说,你们东区这次到底是真缺设备,还是想趁机多捞点?”
老张眉头一挑:“这话听着怪刺耳的。”
“那我换个说法。”黄蟹摊手,“你们东区最近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麻烦?”
老张沉默了几秒,才低声说:“过去几次分配,我们都没拿到应得的部分。这次……不想再被落下。”
黄蟹点点头,没说话,只是把一份数据表推到他面前。
“这是前几轮资源分配的数据汇总。”他说,“你看一下,是不是每次东区都被排到了后面?”
老张扫了一眼,脸色变了变。
“你们确实被忽略了。”黄蟹叹气,“不过现在情况不同了,我可以考虑调整方案,但前提是——你们得告诉我真实需求,不是要多少,而是‘为什么需要这么多’。”
老张看着他,半晌才开口:“行吧,我信你一次。”
两人聊了将近一个小时,从工程进度谈到人员配置,再到未来的扩展计划。黄蟹边听边记,时不时还插几句玩笑话,气氛慢慢缓和下来。
离开东区后,黄蟹又去了南区。
这里的代表是个戴眼镜的小哥,听说黄蟹要来,直接搬了个小板凳坐门口等着。
“黄总,您可算来了。”他一脸激动,“我早就想说了,我们南区的需求真的不是临时起意,是真的急需!”
“急在哪?”黄蟹坐下,“上次会议你说山体滑坡差点埋了指挥中心,这事儿是真的假的?”
“千真万确!”小哥拍胸脯,“而且我们那边地形复杂,运输成本高得离谱。每次调物资进来,一半都花在路上了。”
黄蟹听完,拿出地图看了半天,最后指着几个红圈问:“这些地方是干啥的?”
“临时补给点。”小哥解释,“以前没人管,现在我们自己搭了几个中转站。”
黄蟹眼睛一亮:“挺有想法嘛。”
“能怎么办,不自救就得饿死。”小哥苦笑。
“这样吧。”黄蟹合上笔记本,“我在新方案里加一条‘区域运输补贴’,按距离和地形难度系数来算,给你们补一部分损耗。”
小哥瞪大了眼:“真能行?”
“试试呗。”黄蟹眨眨眼,“反正你现在也不用怕我套你话了。”
说完,他自己先笑了。
最后一站,是技术组的实验室。
这里的人一个比一个严肃,连空气都带着点金属味儿。
“我们不是贪心。”一个研究员推了推眼镜,“只是我们的项目如果能获得X类稀有矿石,技术突破速度至少能提升三倍。”
黄蟹听完,调出联盟科技升级进度表,对比了几组数据,眉头越皱越紧。
“你们这个项目,联盟之前有没有支持过?”他问。
“有,但后来因为优先级问题被搁置了。”研究员回答。
“所以你们觉得被忽视了?”
“……可以这么说。”
黄蟹沉吟片刻,然后点头:“好,我答应你们,在下一阶段分配中设立‘科研专项基金’,专门用于这种关键性研究。”
众人一听,顿时激动起来。
“不过有条件。”黄蟹竖起手指,“你们得定期汇报进展,不能拿了资源却不干事。”
“那是当然!”研究员们纷纷点头。
走出实验室时,天已经快黑了。
黄蟹站在台阶上,抬头看了看夜空,长长地呼出一口气。
“老板,今天收获不小啊。”小李跟上来递了瓶水。
“嗯。”他拧开瓶盖喝了一口,“看来大家其实都不傻,也知道不能瞎闹。他们只是想确保自己的声音被听见。”
“那接下来呢?”
“接下来?”黄蟹笑了笑,“等我把所有人的需求都摸清楚,再来一场‘公平游戏’。”
小李愣了一下:“你是说……让他们互相制衡?”
“聪明。”黄蟹拍拍他的肩膀,“资源分配这事,从来就不是谁给谁的问题。它是一场博弈,而我的任务,就是让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的利益,并且知道别人也在盯着自己。”
“听起来有点像下棋。”
“比下棋有意思多了。”黄蟹迈步往前走,背影被路灯拉得很长,“因为这些人,都是活生生的人。”
远处传来一声轻微的风声,像是树叶在摇晃,也像是某种信号悄然响起。
他停下脚步,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楼群。
灯火通明,人影绰绰。
今晚的故事,还没结束。
喜欢全民文明进化生存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全民文明进化生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