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翊将诸事安排妥当,望着远方连绵的山峦,长舒一口气。
心中暗道:“金兵啊,若你们胆敢再来,定不会如上次那般轻易得逞。
”此刻,他身后的营地秩序井然,新兵们在老兵的带领下,开始了紧张的训练,吆喝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奏响着奋进的乐章。
然而,回望大宋的朝堂与市井,却是另一番令人痛心疾首的景象。
徽宗及一众朝臣仿若沉醉在虚幻的美梦之中,自以为金兵退去,便天下太平,可高枕无忧了。
皇宫内,丝竹声声,歌女翩翩起舞,酒香四溢,珍馐美馔摆满桌案;
朝堂上,文人们搜肠刮肚,用华丽辞藻堆砌出一篇篇粉饰太平的诗作,向圣上谄媚邀功;
而达官贵人们则趁此良机,大肆贪赃枉法,手如同无底洞般伸向各处,拼命捞取钱财,尽享奢靡。
赵翊满心忧虑,深知这般纸醉金迷之下,暗藏着亡国的危机。
他转身走向新兵训练场,眼神瞬间锐利如鹰。
这些新兵,个个面庞青涩,眼中却透着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
训练新兵,刻不容缓,且思想改造更是重中之重。”赵翊暗自思忖。
在训练场上,赵翊亲自示范,一招一式刚劲有力,虎虎生风。
他高声呼喊:“你们为何而战?是为了大宋的疆土,为了身后的百姓,而非盲目效忠于昏庸之君!若只知愚忠,战场上稍有变故,便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新兵们听得热血沸腾,手中长枪握得更紧,齐声高呼:“为大宋,为百姓!”
赵翊还专门安排了学识渊博的谋士,给新兵们讲述古往今来的忠义故事,剖析国家兴衰之道,让他们明白肩上的责任与担当。
每日的思想洗礼,如同在新兵们心中种下了坚韧的种子,随着训练的深入,逐渐生根发芽。
与此同时,大宋国内在战乱平息后,百姓们勤劳的双手再次让大地焕发生机。
田野里,麦浪滚滚;集市上,人来人往,吆喝声此起彼伏,各行各业都有了复苏的迹象。
这本该是令人欣喜的局面,可赵翊心中的隐忧却从未消散,他知道,金兵的野心犹如蛰伏的恶狼,随时可能再次扑来。
而在金军的上京城里,风云突变。金主完颜阿骨打,这位曾经驰骋沙场、令宋人胆寒的霸主,终究没能扛过死神的召唤,溘然长逝。
刹那间,上京暗流涌动,各方势力的目光都聚焦在了皇位之上。
完颜晟,凭借着与阿骨打亲近的血缘关系,近水楼台先得月,抢先一步登上了皇位。
完颜宗望和完颜宗翰听闻消息,匆匆赶来,望着那高高在上的龙椅,心中不甘如潮水般汹涌。
完颜宗望紧咬下唇,眼中满是怒火,他在灭辽之战中冲锋陷阵,战功赫赫,本以为皇位继承有望,如今却只能眼睁睁看着机会溜走;完颜宗翰亦是满脸憋屈,他为金国开疆拓土,在攻打宋朝的征程中屡立奇功,却不想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打乱了计划。
可形势逼人,二人对视一眼,无奈之下,只能屈膝跪地,向新皇行跪拜之礼,那紧握的双拳,却泄露了他们内心的愤恨。
新皇登基,诸事纷杂,首当其冲的便是大元帅的人选问题。
完颜宗翰一方的支持者,扯着嗓子叫嚷:“我家元帅攻辽时,以雷霆万钧之势连下数城,那战功,谁人能及?攻打宋朝,若不是那赵翊从中作梗,早就踏平东京,这大元帅之位,非他莫属!
”完颜宗望这边支持这也不甘示弱,“哼,宗翰元帅不过是占了前期的便宜,我们宗望元帅在灭辽关键之战中力挽狂澜,攻宋时亦给宋军造成重创,若论本事,他才是元帅的不二人选!”双方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起初还只是言语上的交锋,唾沫星子横飞,到后来,脾气火爆的金人本性尽显,竟动起手来。
营帐内,一时间拳脚相加,怒吼声震得帐顶簌簌发抖。
新皇帝完颜晟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看着底下混乱的局面,心中叫苦不迭。
他深知,这两位手握重兵的大将,哪个都得罪不起,若是处置不当,金国必将陷入内乱。
正在他焦头烂额之际,丞相完颜宗贤站了出来,清了清嗓子,高声道:“陛下,臣有一计。
既然两位将军在攻宋之战中难分高下,不如再给他们一次机会。
依旧分两路大军攻宋,谁能率先攻破大宋的都城东京,谁就荣膺大元帅之位,如此一来,既公平,又能激励将士们奋勇杀敌。”
完颜晟闻言,眼睛一亮,连忙点头:“丞相所言甚是,就依此计行事。”
这一决定传出,军营内瞬间炸开了锅。
完颜宗望和完颜宗翰虽然心中仍有不满,但此刻也别无他法,只能暗自较劲,准备在新一轮的征战中一决雌雄。
接下来的半年里,金国上下陷入了紧张的筹备之中。
士兵们日夜操练,打磨兵器,粮草辎重源源不断地运往边境;将领们则对着地图,反复研究进攻路线,谋划战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