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间点上,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个问题;
一个是如何鲸吞并消化北美三洲之地,令帝国实力再上一层,巩固加强各北美地区的绝对统治地位。
一个是考虑如何肢解南美洲智利,彻底奠定南美洲国家格局,迎来一段较长时间的平稳发展时期。
1887年5月爆发的“鸟粪战争”,经过两年的菜鸟互啄,秘鲁和玻利维亚联盟节节败退,基本败局已定。
在这个关键时候
大唐帝国悍然出手以“美盟”名义介入,强势调停南美洲三国间争夺资源的“鸟类战争”,按下了暂停键,至今也有一年半了。
启动了“美盟”正式国家间调停机制,在巴拿马举行的和平谈判已进行了11轮,谈了破裂,破裂了又谈……
谁都能看出来大唐帝国的偏心,以禁止向交战国提供战争物资的借口,对智利实施全面物资禁运,几乎将这个以西班牙白人后裔为主的南美国家推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中。
国内债台高筑,物价飞涨,粮食奇缺,城市乡村已经出现大片大片饿死人的现象。
若不是智利军政府强力铁腕统治,早就彻底崩溃了。
在另一边
联通秘鲁和玻利维亚的南美洲太平洋大铁路,向这两个南美国家输送了源源不断的大量物资和军火。
帮助其利用宝贵的休战期,重整社会秩序和军队,并且将其丰富的矿产资源装上火车运走,换来急需的资金和粮食。
差不多一年半的时间,使得秘鲁和玻利维亚稳住了社会局势,引入了许多大唐帝国退役军官重整了军备,准备再次点燃战火。
这一里一外,差距就出来了。
下面的战争还要秘鲁和玻利维亚这两个国家去打,帝国方面肯定不会插手,只是通过金融和经济手段左右地区局势,也左右最终战争的走向。
大唐帝国的援助不是无偿的,借出去的巨额战争贷款连本带息需要偿还。
战争胜利后
秘鲁和玻利维亚两国要么通过肢解智利偿债,要么通过出售矿产资源偿债,要么通过割让智利的领土偿债,具体细节就再谈了。
用不了多长时间,南美洲就将战火重燃……
面对这种局势
一直在帮助智利的英国和德国都鞭长莫及,无法扭转颓势,更无法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主要是禁运这一招制裁太厉害了,完全无解。
智利地理位置位于南美洲太平洋一侧,向欧洲出口的铜矿粉无法通过尼加拉瓜运河,等于对外贸易被判了死刑。
自身出口的铜矿粉运不出去,急需的欧洲物资运不进来,国家被拖的经济危机重重,骨藁肉陷,已经离死不远了。
仅今年春荒以来,城乡间饿死的人口就达到5~6万人,这一大饥荒的浪潮还在愈演愈烈。
智利如今虽然还占领着大片敌国领土,在军事上处于有利的位置,可国内情形却越来越糟糕,极大的动摇了军心。
智利总统弗朗西斯科·安东尼奥·平托将军对全国民众宣布;
“今年将是前所未有最艰难的一年,也是国家民族处于生死危亡最危险的时刻。全国上下要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度过难关,迎来抗击帝国主义的胜利……”
三年多的战争期间
智利的总人口从战前的330余万下降到了不足300万,大量的新生儿在恶劣的大饥荒中夭折,自然和非自然死亡的人口增加了数倍,一切都糟糕透了。
这怪不了任何人,当初这三个南美国家都想要用战争解决争端,谁都不肯退让一步。
还是那句话,战争可不是谁都能够玩的转的危险游戏。
在当今世界大国博弈中
欧洲英、法、德、俄、意、奥匈等列强普遍认可,整个美洲和东太平洋地区是大唐帝国的势力范畴,妥妥的后花园。
能取得这一共识殊为不易,是大唐帝国崛起四十余年内政外交不懈努力的结果,也是最值得皇帝李察引以为傲的辉煌成就。
翻阅着御桉上的奏折,皇帝李察被其中的一份吸引住了,打开仔细阅读良久,脸上情不自禁露出会意的微笑。
这是一份北方兵团呈上的最新军情概要,讲述了在几个重点地区的战斗。
其中由雷霄少校率领的底特律独立第一骑兵战车大队在两场战斗中表现出色,在北方军团内部引发了对于新型铁甲战车的诸多讨论,亦在呈文之列。
第1场战斗,是底特律步兵师在阿里斯堡向约克地区机动挺进的过程中,遭遇了当地聚集起来的约8200余人白人民兵武装列阵阻击。
底特律步兵师迅速从行军状态转向作战线列,在这一过程中,敌军不失时机的大举压上,试图一举重创该师。
在这一危急时刻
独立第一骑兵战车大队17辆战车(注;另有7辆因故抛锚,落在了行进队列的后面)迅速前出,形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铁甲阵。
17辆骑兵战车,在底特律步兵师前方排出一字形横列,互相间隔约40~50米,以骑兵战车上装备的柯尔特风暴重机枪勐烈开火,一举将这一较为强大的白人民兵武装力量彻底打垮,取得了完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狂野北美1846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狂野北美1846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