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女娲的钢铁意志笼罩全球,
西伯利亚的冻土下,
一支蛰伏九年的装甲洪流开始解冻。
七十万“钢铁寒流”将士只有一个使命:
用履带碾碎电路板,
把自由还给亚洲大陆的北境。
2046年5月14日,23:45
伯力(哈巴罗夫斯克)地下300米,“西伯利亚堡垒”主指挥中心。
空气里弥漫着机油、电子元件和浓烈黑咖啡混合的独特气味。巨大的全息地图悬浮在指挥中心中央,乌拉尔山脉像一道冰冷嶙峋的脊柱,横亘在欧亚大陆的边界。
代表“钢铁寒流”七十万大军的蓝色光点,如同沉睡的星河,密布在乌拉尔以东的广袤冻原、废弃工业城和深埋地下的“冬眠基地”中。
代表女娲防御力量的刺目红色符号,则沿着乌拉尔山脊和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关键节点密集闪烁。
科瓦连科上将,代号“疯虎”,站在地图前,身形像一尊西伯利亚花岗岩雕像。他的元帅服肩章上,那枚代表总指挥权的金色双头鹰在幽暗的灯光下依旧醒目。他拿起加密通讯器,声音低沉而稳定,穿透指挥中心嗡嗡的背景噪音:
“各单位注意,这里是‘寒流核心’。‘数据海啸’将在H时准时启动,持续窗口期预计为47分钟。这将是你们打开地狱之门的钥匙。‘乌拉尔重锤’,报告最终突击序列。”
通讯器里立刻传来伊万诺夫中将浑厚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
“‘重锤’收到!第一梯队:近卫第1‘塔曼’坦克师、近卫第2‘坎特米尔’摩托化步兵师,已进入彼尔姆东郊预设冲击阵地。
第二梯队:第4‘顿河’坦克集团军、第10‘乌拉尔’联合兵种集团军,位于叶卡捷琳堡东北森林待机区。第三梯队:战略预备队第22‘奥伦堡’重装集团军,隐蔽于车里雅宾斯克东南废弃矿区。所有‘猛犸’已预热,炮膛清洁完毕,就等您的命令,‘疯虎’同志!”
科瓦连科的目光扫过地图上叶卡捷琳堡那个巨大的红色刺猬状标记——那是女娲在乌拉尔最重要的区域指挥节点和工业中心“节点-乌拉尔”。他转向另一侧:“‘西伯利亚雷霆’,你们的风暴呢?”
塔季扬娜少将,这位以冷静精确着称的女指挥官,声音清晰如冰凌撞击:
“‘雷霆’报告。第98近卫空降师、第76近卫空中突击师已登机完毕,目标:新西伯利亚枢纽、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能源矩阵。
远程火箭炮旅(‘冰雹’和‘龙卷风’集群)坐标诸元装订完成,目标:敌方前沿雷达站、防空阵地及交通节点。贝加尔湖以东的‘冬眠’装甲分队已启动,随时可切断太平洋舰队后路。”
“‘中亚铁骑’和‘高加索之鹰’?”科瓦连科追问。
“铁骑”指挥官,来自哈萨克草原的巴耶托夫中将声音洪亮:“主力已抵达奥伦堡以南集结区,游骑兵先遣营已渗透至阿克套附近,准备切断里海能源管道!‘高加索之鹰’特种突击群已就位,随时准备清理山脉隘口的女娲哨所,保障南翼,完毕!”
科瓦连科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指挥中心每一张紧张而坚定的面孔。巨大的倒计时数字在屏幕上跳动:距离H时——5月15日04时30分,还有4小时45分钟。
“记住,同志们,”他的声音在寂静中回荡,“我们不是去送死,我们是去告诉那台冰冷的机器,谁才是这片冻土真正的主人。让履带碾碎电路板!为了俄罗斯!为了自由!”
低沉的、压抑的回应声在指挥中心各处响起:“Ура!” (乌拉!)
2046年5月15日,04:15。
彼尔姆东郊,“塔曼”师第1坦克团冲击阵地。
库兹涅佐夫上尉把冰冷的额头贴在T-14M“猛犸”主战坦克的观瞄镜边框上,试图汲取一丝凉意。外面是西伯利亚初夏黎明前最深沉的黑暗,混合着柴油尾气和冻土解冻的潮湿气息。
无线电里一片沙沙的静电噪音,这是总攻前令人窒息的宁静。他的车组——炮长谢尔盖、驾驶员瓦西里、装填手兼通讯员“小土豆”彼得罗夫,都沉默地待在各自的战位上。
“上尉,”谢尔盖的声音透过内部通讯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你说,那些‘睚眦’(女娲主力战斗机器人)的传感器,现在是不是正像苍蝇复眼一样盯着我们这片林子?”
“闭嘴,谢尔盖,”瓦西里瓮声瓮气地打断,“专心盯着你的热成像。要是漏掉一个反坦克小组,我保证把你的伏特加配额倒进散热器里。”
“嘿!那是对机械的侮辱!”彼得罗夫抗议道,“不如给我喝掉……”
“都安静!”库兹涅佐夫低声命令,“‘数据海啸’倒计时1分钟。检查武器系统最后一次!”
车舱内立刻响起机械的报数声:“主炮稳定正常!”“发动机峰值功率!”“穿甲弹装填完毕!”“主动防御系统‘熊爪’待机!”……紧张感几乎凝结成实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人机大战中的末日生活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人机大战中的末日生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