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2年11月20日,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海拔五千米的“龙脊”地热井群,如同镶嵌在巨大冰蓝褶皱中的一串黑色珍珠。
凛冽的罡风,如同无数把冰冷的剃刀,永无止息地刮削着裸露的岩壁和冰塔林立的冰川表面,发出尖锐刺耳的呜咽。空气稀薄得吸一口都像吞刀子,每一次呼吸都伴随着肺叶的灼痛。
天空是铅灰色的,低垂的云层仿佛随时要塌陷下来,将这片世界屋脊的角落彻底掩埋。
地热井主控室的厚实双层窗户隔绝了大部分风声,却挡不住那深入骨髓的寒意。屏幕上跳动着地热流体的压力、温度、发电量等关键数据,是方舟基地及其辐射范围内十几个抵抗据点赖以生存的生命线。
丹增多吉排长——一个脸庞被高原阳光和寒风刻下深红沟壑、骨架粗壮的藏族汉子——正凝视着最新的预警信息。他的目光像山岩般沉静,又像鹰隼般锐利。
“排长,”一个年轻的通讯兵,旺堆,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指着屏幕边缘闪烁的红点,
“‘山鹰之眼’(苏夏部署的高空无人机)传回最后清晰图像,山脊线背面,这里、这里,还有这里,有异常热源集群移动。数量…很可观。然后信号就被强干扰切断了。” 旺堆舔了舔干裂的嘴唇,
“这鬼天气,连鸟都不飞,只能是…”
“只能是那些披着人皮的铁疙瘩来了。” 丹增多吉的声音低沉浑厚,带着一种磐石般的稳定感,瞬间压下了指挥室内弥漫的紧张。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室内几张同样凝重但坚定的面孔——地质工程师老周,头发花白,眼镜后的眼神专注;技术员小刘,手指在键盘上无意识地敲击着,显得焦躁;还有他的副手,强巴,一个同样魁梧的康巴汉子,正默默检查着腰间磁轨手枪的能量匣。
“加强排六十人,算上你们这些搞地质的和修管道的‘技术兵’,满打满算七十六个能拿枪的。” 丹增多吉的嘴角扯出一个近乎冷酷的弧度,
“对面,至少三百,全套‘女娲’牌的铁皮罐头,带电磁炮的那种。这买卖,怎么看怎么亏本。”
老周扶了扶眼镜,试图用专业的冷静掩饰不安:
“多吉排长,井群内部结构复杂,预设的岩体堡垒和冰层下的陷阱是天然屏障。苏博士送来的那些‘小盒子’(便携式电磁干扰器),理论覆盖范围…”
“理论?” 强巴粗声打断,拍了拍腰间挂着的几个不起眼的黑色方盒,它们正发出极轻微的嗡鸣,
“老周,在高原上,理论得让路给牦牛粪烧的火塘!这些小玩意儿,得等铁皮罐头靠近了,才知道是烧开水还是点炮仗!” 他用力捏了捏盒子,仿佛在给它打气。
“强巴说得对,”丹增多吉点头,走到巨大的地形沙盘前,粗糙的手指精准地点在几个关键隘口,
“把‘小盒子’激活,按苏博士给的频率,最大功率!埋在‘冰牙隘口’、‘风吼石林’和‘断魂桥’入口的雪层下!
二班,带火箭筒,去‘鹰喙岩’预设阵地,给我把眼睛瞪得像雪豹一样!
三班,守好核心井区的闸门,那是命根子!其他人,跟我机动策应!” 他的指令清晰、果断,不容置疑。
“是!” 强巴和几个班长立刻领命。
旺堆咽了口唾沫,小声问:“排长,咱…能顶多久?援军…”
丹增多吉重重拍了拍旺堆的肩膀,力道大得让小伙子一个趔趄:
“顶多久?顶到铁皮罐头变成废铁!顶到方舟基地的灯不灭!援军?马克将军不是瞎子!干活去!让那些钻地老鼠看看,什么叫‘龙脊’!”
他眼中燃烧着高原人特有的、近乎神性的倔强火焰。他转身,抓起靠在墙边那支几乎与他等高的重型磁轨狙击枪——枪管粗得能塞进拳头,冰冷的金属光泽在昏暗的室内流动。
他熟练地拉开枪栓,检查着能量核心,低沉的声音如同冰层下的暗流:
“‘雪豹’饿了,该喂点铁渣了。”
夜色,裹挟着越来越猛烈的暴风雪,如同巨大的白色裹尸布,彻底笼罩了“龙脊”。能见度骤降至不足十米。
狂风卷起的雪粒不再是柔软的冰晶,而是高速飞行的霰弹,疯狂抽打着岩石、冰壁,以及任何敢于暴露在外的物体。这正是融合派“雪狼”突击队等待的完美进攻帷幕。
借助先进单兵外骨骼的动力和夜视/热成像系统的穿透能力,他们如同幽灵般在陡峭的冰坡和嶙峋的乱石间快速移动。
外骨骼关节发出低沉的液压嗡鸣,被风雪的咆哮完美掩盖。他们分成数股箭头,直扑预设的几个关键隘口。
“‘冰牙’报告!热成像有反应!大量!正快速接近隘口下冰坡!速度…很快!”
隐藏在隘口上方天然岩穴中的观察哨,声音在加密频道里带着电流的嘶嘶声和抑制不住的颤抖。
“稳住!等他们踩进‘盒子’的窝!” 丹增多吉的声音如同定海神针,从主控室传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人机大战中的末日生活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人机大战中的末日生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