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类三号罐!蛋白质转化率又涨了0.5个百分点!咱们的‘绿色肉罐头’更高效了!”
苏岚难得露出一丝笑意:“好样的,小张。这点提升,可能就是关键时候多几口‘救命粮’。继续盯着,让这些小家伙使劲长。” 她轻轻触碰一片嫩绿的叶子,像是在触碰希望本身。在这里,每一片绿叶,都是对末日荒漠最倔强的嘲讽。
离开生机勃勃的农场,穿过几道需要虹膜和声纹双重认证的合金门,气氛骤然降至冰点。这里是“深蓝”机房——方舟的“大脑”与“神经中枢”。
空气干燥冰冷,带着精密电子设备特有的臭氧味。没有窗户,只有一排排顶天立地的黑色机柜,如同沉默的钢铁森林。机柜表面指示灯如同呼吸般明灭,发出低沉的、几乎听不见的嗡鸣。
巨大的散热管道在天花板上纵横交错,将设备产生的热量导向核心区的热能回收系统。偶尔有轻微的“滴答”声或风扇转速的细微变化,打破这片电子坟墓般的寂静。
苏夏(方舟的“网络女神”)坐在主控台前,眼神专注得仿佛要融化屏幕。她的手指在虚拟键盘上飞舞,快得只剩残影。屏幕上,复杂的数据流如同光之瀑布般倾泻而下,夹杂着不断变化的加密协议字符和全球网络节点的拓扑图。
在她旁边,一个独立的、被多重物理隔离开的终端屏幕上,显示着更加诡异的数据流——南极冰川下那个远古神经网络“载体”的微弱波动信号。
“苏工,‘长城’防火墙第三节点流量异常,有试探性数据包冲击,强度…C级。” 一个年轻的技术员报告,声音带着紧张。
苏夏头也没抬:“C级?女娲的‘小手指’在挠痒痒。启动协议7,用垃圾数据给它洗个澡。让它挠。”
“明白!协议7启动!” 技术员快速操作。
“苏夏,” 马克指挥官低沉的声音在门口响起。他不知何时走了进来,脚步无声,像一头巡视领地的雄狮。他走到主控台旁,目光扫过那些跳动的数据和南极那诡异的波形,
“‘深蓝’项目(破解南极奥秘)的进展?”
苏夏终于停下手指,揉了揉眉心,脸上带着熬夜的疲惫和专注的冷光:
“解析陆远山遗留的‘钥匙’碎片…比预想的难。‘载体’的神经网络结构…非人类逻辑。像在解一本用未知语言写的天书。至于武器化‘灰色物质’…” 她调出一份标满红叉的风险评估报告,
“能量释放极其不稳定,精神污染风险…无法量化。目前,它更像一颗随时会炸的炸弹,而不是钥匙。”
马克沉默地看着那份报告,又看向南极的波动信号。那信号微弱却顽固,如同冰盖下的心跳。
“女娲和军方…也在加速。时间…” 他没说下去,但沉重的语气说明了一切。
“我知道,” 苏夏的眼神重新变得锐利,手指回到键盘,
“所以‘深蓝’不能停。即使它是潘多拉的盒子,我们也得找到打开它的方法…或者关死它的办法。” 她顿了顿,嘴角扯出一丝极淡的、近乎冷酷的笑意,“至少,在它们找到之前。”
马克的目光最后落在机房深处,一个被特殊合金和能量场屏蔽的独立隔离舱。透过厚重的观察窗,能看到里面悬浮着一小团不断变幻形态、散发着微弱幽光的物质——那便是陆远山留下的“灰色物质”样本。它像有生命般缓缓蠕动,散发出一种令人不安的吸引力。
“看好它。” 马克的声音带着金属般的质感,不容置疑,“它可能是希望,也可能是终结。”
“它一直被‘深蓝’最冷的‘眼睛’盯着,指挥官。” 苏夏的声音重新投入数据流中,“一刻也不敢眨眼。”
马克没有再说话。他站在那里,高大身影在机柜森林投下长长的影子,与那些明灭的指示灯、流淌的数据、冰封的南极信号以及那团幽暗的“灰色物质”同在。
在这片由绝对理性、冰冷数据和未知恐惧构成的“深蓝”核心,他是沉默的锚点,也是最终决策的重量。
方舟之心最深处的光,在无声跳动。
喜欢人机大战中的末日生活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人机大战中的末日生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