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娃身先士卒,率领着十二名特战队员,如疾风般疾驰而去。他们的步伐轻盈而矫健,仿佛脚下生风,每一步都充满了力量和节奏感。
三里路对最擅长长途奔袭的特战队来说,那就是转瞬即到,李二娃迅速锁定了前方不远处,那队鬼鬼祟祟,正小心翼翼地伸头探脑,谨慎地搜索着前进的小鬼子。
李二娃见状,毫不犹豫地在奔跑中,迅速摘下了自己的狙击枪。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推弹上膛的瞬间,狙击枪发出清脆连贯的声响。
紧接着,李二娃在高速奔跑中举起狙击枪,瞄准了鬼子小分队中那个挑着膏药旗的家伙。
为了确保一击必杀,他这次并没有瞄准鬼子军曹的脑袋,而是将准星对准了他的胸膛。
随着扳机被扣动,一声清脆的枪响划破了寂静的空气。子弹如闪电般疾驰而出,准确无误地击中了鬼子军曹的胸口。瞬间,鬼子军曹的胸前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洞口,然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紧接着,令人震惊的一幕发生了——只见鬼子军曹的后背突然砰的一声炸开,一个碗口大的窟窿赫然出现在他的后背上!鲜血和碎肉四溅,场面异常惨烈。
当时让跟在后面的小鬼子大惊,我靠,天太热,我们的军曹炸膛啦?
这突如其来的袭击,让小鬼子们猝不及防,他们惊愕地看着自己的同伴瞬间倒地身亡,一时间竟有些不知所措。直到这时,他们才如梦初醒般发现,在五百米开外,有一群身着奇装异服的军队,正风驰电掣般朝他们猛冲过来。
他们在狂奔中纷纷举起枪支,毫不犹豫地扣动扳机,子弹呼啸而出,这一连串的射击动作几乎是一气呵成,快如闪电,让人目不暇接。
更令人惊叹的是,他们的枪法简直出神入化,几乎可以说是一枪一个,而且每一发子弹都能咬中敌人的要害,仿佛他们与手中的枪支已经融为一体,达到了人枪合一的境界。
这些小鬼子显然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不仅枪法奇准无比,而且反应异常迅速。他们一眼就看出对方在人数上占据优势,心知肚明继续缠斗下去只会让自己陷入绝境。
于是,小鬼子们当机立断,毫不留恋地丢下那已经死去的三四个同伴,其余的人转身便如脱兔一般狂奔而逃。
小鬼子的逃跑速度之快,简直超乎想象。
值得一提的是,在九一八事变之前,小鬼子曾经出版过一本名为《陆军写真集》的书籍。
是的,你没有听错,就是这么直白的名字。
不过,可别误会,这本写真集里的照片,可不像你想象的那样充满了变态和邪恶。实际上,里面的图片都是小鬼子们穿着整齐军装的照片。
翻开这本写真集的第一页,自然是他们至高无上的天皇陛下的照片,接下来便是几位王爷的照片。
而到了第三页,展示的就是小鬼子们战斗力的体现。其中,排在首位的,无疑是他们最为引以为傲的技能——急行军。
在这张图片下方,小鬼子充满自豪地介绍道:大日本皇军在背负重达 二十公斤的装备时,每日行军 8 小时,竟然能够行进令人惊叹的 24 公里!
而且,他们可以连续保持这种高强度的强行军状态,长达四天之久!经过一天的休整后,他们又能够迅速恢复到这样的水平。
这样的表现,在欧洲的军队中绝对是无人能及的。
因此,他们大肆宣扬大日本皇军才是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军队,其机动性更是无与伦比。每天行军 24 公里,听起来似乎并不惊人,但如果考虑到这是在负重 20公斤的情况下完成的,并且还能持续四天,那就不得不让人感到恐怖了。
然而,这所谓的“恐怖”仅仅是相对于欧洲那些,养尊处优的老爷兵而言。毕竟,当时整个东方世界都对欧洲的国家充满了敬畏和崇拜,一切都在向他们看齐吗。
而对于中国人,根本就不屑一顾,更别提去了解那支红色的军队了。
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那支被他们轻视的红色军队,却能在日夜兼程不断的战斗的情况下,用短短一日一夜的时间奔袭 280 里路,并最终成功夺取泸定桥!
即便是现在的八路军和新四军,他们只要发起狠来,轻轻松松一日一夜160里,普通行军能达到一天80里。
这就是为什么在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战斗故事中,经常会有一个特别显着的描述,那就是对付日本鬼子,会采用一种被称为“牵牛战术”的策略。
这种战术就是将鬼子们像牵牛一样牵着走,使其疲惫不堪、精疲力竭,最终达到歼灭敌人的目的。
要知道,我们中国军队在装备方面与小鬼子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不仅仅是不如,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完全可以说是代差。
面对如此悬殊的实力对比,我们的军队不得不另辟蹊径,想出了一套独特的作战方法——游击战的十六字方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抗日特战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抗日特战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