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地战斗结束,甲士开始清理纷乱的战场。
当斥候来报,金军远走,渡河离开,开封堵塞的城门,被百姓合力推开,他们欢庆长达一个多月的围困终于结束,欢庆新生。
那些落在解围前夜的人们,不用瞧见这扭曲的战场。
百姓自发疏通河流,搬运尸体,清理民房,破碎的石块等等,战后的恢复可能还会进行许多天。
在这之前,王德需要将“大宋皇帝”送回开封城皇宫。
只是众人发觉有些不对劲儿。
皇帝陛下高兴是正常现象,只是......高兴得太不顾形象。
在军营里手舞足蹈,却又说不出一句话。
王德不免疑惑,他询问侍奉左右的李若水:“俺见过官家......不是这般模样,官家是不是在金营染了病?”
“这挨千刀的金贼......恨俺没有三头六臂,否则定要那几个对官家不敬的小贼人头滚滚!”
李若水笑道:“将军神勇,救得诸位性命,感激不尽,官家之事......需跟主帅报告,在下不宜多嘴。”
“也对。”
皇帝的小问题,他们又怎么敢多问呢?
老狐狸一样的文臣到时候随便戏弄他几嘴,都有可能丢掉兵权,自己今天好不容易立了大功,可不能乱来。
宗泽设营于东壁外,寒冷的大营里,几位高层军官若有所思地看着呆愣的“皇帝”。
李若水则拿出多份分书密诏展示给众人。
“如诸位所见,此人不是赵官家,只是赵官家替身罢,陛下安然无恙。”
闻听此话,一名军官靠营帐大门一站,堵死了出口。
“陛下......谁人弄这一手计谋......哈哈,倒是精明。”
“从哪弄来这个哑巴......我见过陛下,这......这也太像了,恐怕不宜......”
刚刚从战场下来的军官显然还不能彻底接受,在心底努力说服自己,不过看李若水对他没有一丝敬重的模样来看,多半真是假。
他们盘算着如何处理这个家伙。
这家伙放在军中实在危险,要么死,要么消失,否则对于真正的皇帝来说,今后有的是麻烦。
碍于在哑巴面前,军官们没有直接明说将他处死的打算。
李若水察觉诸位心思,漫不经心地说:“请诸君护送使团入城,我们需要......入宫面圣。”
作为主帅的宗泽一番权衡,他倒也是想将此人处死,不过在真皇帝出现前,一切都值得怀疑,文武关系紧张,河北地方和朝廷又因为和议割地等问题多方面不和,宗泽不能相信李若水的一面之词,必须见到真皇帝后,方能决定。
由真皇帝决断。
在李若水解释了哑巴的由来和赵煊的拖字决战术后,宗泽决定将使团秘密送回开封城,他又派自己亲信跟随使团人员面圣,大军则继续驻扎城外等候调遣。
一切尘埃落定,才能宣布皇帝安全回归。
靖康元年十二月初七日,深夜。
东壁百姓依旧不散,虔诚地等待皇帝归来,而使团和都统刘韐以及同知枢曹辅接洽后,偷偷从水门入城。
刘韐只知道皇帝假和议,并不知晓皇帝还弄了个分身,激动无比地去迎。
反而是作为当初亲自抓捕审问这个哑巴的曹辅,一眼就认出皇帝是假,瞬间明白来龙去脉。
曹辅率御龙神军亲自护送使团入宫,他急匆匆闯入文德殿,大晚上的也没有提前通报,搞得一众宦官惊慌失措。
他只是草率地卸甲,连官服都没穿!
经历过一次大规模叛乱的宦官们不得不紧急提防,曹辅孤身闯入文德殿,只有一个要求:“罪臣曹辅请面圣!”
李神仙汗流浃背,他告诉曹辅:“官家已经出宫,你如何面圣?”
“擅闯大殿......曹枢密鲁莽!”
“臣请面圣!”曹辅不动声色地吼叫,意欲让大殿后方的寝宫听着。
面对目光坚定的曹辅,李神仙再次重复质问。
而曹辅话头一转:“臣已迎使团入宫,陛下不必再躲藏,人心浮动,小人宜作祟,请陛下露面以定人心!”
他不是在和李神仙对话。
李神仙眉头一皱,问道:“使团几人回来?”
“十人,景王、吏部尚书李若水及一大理寺狱犯。”
在寝宫内默默等待消息的赵煊听完内侍传话,脸上掩盖不住地高兴,不过他又马上冷静下来。
出去和议的官员就不下五六位,怎么就一个李若水回来了?
孙傅呢?
既然李若水都回来了,孙傅也应该......
不安的情绪笼罩,赵煊亲自走进文德殿。
哑巴已经送入宫,他也不用躲藏了,是时候回归身份。
看见赵煊漫步走出来,曹辅终于喜笑颜开,他等不及似的说:“陛下此招,不知金人会记恨许久?”
赵煊抿着嘴唇,在御座上落座,询问道:“其余人呢?”
“兵部尚书、尚书左丞、礼部尚书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宋:开局金军围城,宰相辞职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宋:开局金军围城,宰相辞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