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100个舌尖,这个小混蛋又整什么花活了?”朱元璋微微一愣,没有听懂朱初一所说的意思。
“还不是你的那个好儿子,一进来就说要100只大鹅,只取舌尖,给他烤串吃。”
“当时我就觉得这小子欠揍,没成想是你这臭要饭的儿子,果然和你一样,不是什么好玩意。”
陈友谅阴阳怪气的说道。
“去你娘的,你这个臭打鱼的,咱儿子再不怎么样,也要比你儿子强,你儿子当年都投降咱了,若是咱儿子碰到这事,绝对是宁死不投降,”朱元璋撇了撇嘴,他现在虽然对朱樉很是生气,但听到陈友谅这般贬低他们父子,也不由得互怼起来。
“你他娘的,你不说我还忘了问了,你把我儿子弄哪里去了?”
“老实说,是不是你的臭要饭的偷偷弄死了?!如果真是这样,你来一回吃饭,老子就给你下一回毒,早晚毒死你个臭要饭的!”
陈友谅的怒气值明显也上来了。
心想着朱元璋这么心狠手辣,小明王都被他给搞死了,自己的儿子恐怕也难逃毒手。
“别这么看着咱,咱可没你那么毒,你儿子活的好好的,一开始给他封了个归德侯,后来怕有人在中间搞事,就让你儿子及其家眷搬到了高丽去居住。”
“高丽国王也挺讲究,还给你儿子封了个陈王呢,活的别提多滋润了。”
朱元璋白了陈友谅一眼,倒是没有隐瞒他儿子的下落。
听到这话,陈友谅也是松了口气。
“还算你是个人,没把我老陈家给绝了后,以后不给你下毒了,”陈友谅没好气的说道。
“啥玩意?”
“听你这意思,以前给咱下过毒?陈秃子你他娘的,咱这就下令攻打高丽,把你儿子抓回来,挂在城门楼子上放血,”朱元璋似乎是听出了陈友谅的言外之意,顿时猛的一拍桌子,气的站了起来。
“重八,别听小陈唬你,他哪有那个胆量,不怕被雷劈,”朱初一伸手把朱元璋给摁了下来。
“想来也是,要是陈秃子敢给客人下毒,陈老板都饶不了他。”
朱元璋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狠狠的瞪了陈友谅一眼,“今天张刚收到一封奏折,高丽如今正在遭受着海上倭寇的攻打,就连高丽国王都发国书来请大明救援。”
“而咱没打算去支援,到时候你儿子可就不好过了,说不得我头被高丽国王撵回来。”
“回来更好,我还想儿子了呢,”陈友谅冷哼一声。
“等等,老朱,你是说倭寇正在攻打高丽。”
“而你却是不打算派兵去援助?”
陈长生从朱元璋的话语之中捕捉到了关键的信息。
朱元璋点头,“没错,咱大明现在这么多事,又要经济改革,又要见到大船去寻找神粮,还要防备沿海的倭寇袭扰,以及北边盘踞着的北元王廷,自然没办法分兵去支援高丽了。”
“咱都想着要不要把元顺帝从酒楼里借上几天,看看能不能招降北边的那些鞑子,也让咱省点气力。”
“那倒是没问题,不过我觉得吧,这些倭寇还是不能放过的,必须狠狠的痛击他们,最好将他们亡国灭种,”陈长生一脸的痛恨之色。
在场的众人,几乎没有见到过陈长生露出这种表情。
仿佛是和那些倭寇有什么深仇大恨一般。
“陈老板,虽然咱也痛恨倭寇,但咱毕竟已经将东瀛倭国列为了不征之国,不仅大明的军队难以到达他们所在的国家,而且那些倭寇身材短小,相貌猥琐,这就说明他们所在的那地方就是穷乡僻壤,荒芜之极,打下来也没什么必要,还要浪费大明的人力物力去治理,”朱元璋面色有些尴尬,人家高丽国王都把王子送来了,他都没有打算出兵去援助,但看这位陈老板的样子,似乎自己的计划又得改一改了。
“唉,”陈长生忍不住一声长长的叹息。
“我若说这些倭寇会在未来对华夏大地犯下不可饶恕的杀孽,你们会相信我说的话吗?”
陈长生的思绪被拉到了很远,拉到了那个山河破碎,百姓遭难的黑暗时代。
听到这话,刘伯温率先发问道:“东家,你莫非又用天眼看到了未来的事情?难道未来会有一劫难,是来源于那群如同枯树皮五寸丁一般的倭寇?”
“嗯,我确实看到了,倭寇所犯下的杀孽,你们无法想象!”
“那些倭寇会对这片古老的大地造成几乎灭国的危难,数以千万计的百姓,都会惨死在他们的屠刀和铁蹄之下。”
“为了后世百姓计,此国都不能再存在于世界上了,否则日后必将是这片土地上的劲敌!”
陈长生语出惊人,这些话如同一道闷雷一般,在众人的耳边炸响,特别是陈长生所说倭寇屠杀了几千万百姓,更是让朱元璋不寒而栗。
“陈老板,那些倭寇真的会成为大敌吗?”朱元璋的声音都有些变味了。
“你这个臭要饭的,还问啥呢?”
“我们东家什么时候说过假话,他说有这事,那就是有这事,赶紧发大兵灭掉那个倭国。”
“你要不行,不敢带着兵进入大海,就让我亲自上,若是我不能灭了那群狗日的,就让我陈友谅长发及腰,呸,就让我陈友谅的名字就倒过来写!”
此刻的陈友谅已然是一脸的愤怒,光是听陈长生的描述,他的眼前都几乎浮现了那种人间炼狱般的场景。
恐怕和元末乱世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下也颇精通海战,也愿在灭倭大计上贡献一份绵薄之力,”张士诚同样如此。
“灭倭,一定要灭掉这些倭寇,让他们亡国灭种!”
“蒋瓛,传咱的命令,把送出城去的高丽王子给咱追回来,就说咱大明愿意派兵去援助高丽对抗倭寇。”
朱元璋也已经下定了决心,一定要避免未来的惨剧发生。
由于刚才毛骧带着朱樉去了皇城坤宁宫。
所以留下来的,就是如今锦衣卫之中的二把手蒋瓛,未来极有可能接替毛骧的新一位锦衣卫指挥使。
喜欢大明:人在洪武,复活常遇春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明:人在洪武,复活常遇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