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城的暑气尚未消散,天元镖局的仓库内却弥漫着一股紧张而忙碌的气息。经历了徽商的夜袭阴谋后,林远深知,提升仓库的管理效率和货物存储安全性刻不容缓。此刻,他正站在仓库中央,仰头看着高耸的货架,眉头紧紧皱起。
现存的木质货架虽然能存放货物,但存在诸多弊端。固定的结构导致空间利用极不合理,遇到体积较大的货物时,常常无法妥善安置;而且,一旦某个部件损坏,整个货架都需要重新搭建,不仅耗时耗力,还会影响货物的正常存取。
“掌柜的,这次仓库虽未遭受重大损失,但货物存放混乱的问题愈发严重了。”刘庆福擦着额头的汗水,指着角落里堆积如山的货物说道,“您看,这批从杭州运来的丝绸,因为货架空间不够,只能暂时堆放在地上,不仅容易受潮,还增加了搬运的难度。”
林远蹲下身子,轻抚着绸缎表面,感受着微微的潮气,心中暗自思量:“我们的业务量不断增加,现有的仓储设备已经跟不上发展的步伐。若想在与徽商的竞争中持续占据优势,必须对货架进行革新。”
回到镖局书房,林远铺开宣纸,握着狼毫笔,开始勾勒脑海中的设计雏形。他回想起现代物流仓库中广泛使用的可拆卸式货架,那种灵活多变、便于组装拆卸的结构,正是解决当前难题的关键。然而,要将现代技术转化到明朝,并非易事,不仅要考虑材料的可行性,还要结合当下的工艺水平。
“苏婉娘,你去统计一下,目前仓库常用的货物尺寸和重量,以及每月货物的出入库频率。”林远一边绘制草图,一边吩咐道,“马奎,你负责召集扬州城内手艺精湛的木匠和铁匠,明日在镖局议事厅开会,我有重要事情商议。”
次日,议事厅内坐满了工匠。林远将画好的草图挂在墙上,向众人解释道:“我要的货架,需能根据货物大小自由调节层高,部件之间要方便拆卸组装,即便某个部分损坏,也能迅速更换。而且,承重能力必须足够强,能存放沉重的瓷器和铁器。”
木匠陈师傅摸着胡须,面露难色:“林掌柜,您说的这种货架闻所未闻。普通货架都是固定死的,若要做成可调节、可拆卸的,卯榫结构怕是难以实现,连接的地方容易松动。”
铁匠李师傅也点头附和:“没错,单靠木材,承重方面恐怕无法满足要求。得想个办法加固才行。”
林远早有准备,他拿出一个小型模型,是用竹片和铁丝简易制作的可拆卸结构:“诸位请看,我设想用类似这样的卡扣和插槽设计,取代传统的卯榫。木材与木材之间,用铸铁制成的连接件固定,既能保证结构稳固,又便于拆卸。”
众人围拢过来,仔细观察模型,纷纷露出惊讶的神色。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大家决定先制作一个小型的试验货架。林远亲自参与其中,和工匠们一起打磨木材、锻造连接件。
三天后,试验货架完成。这是一个两层的简易架子,层高可以通过调整卡扣的位置随意改变。林远让人搬来几箱瓷器,小心翼翼地放置在货架上。起初,货架还算稳固,但随着货物不断增加,第二层的木板开始出现轻微的弯曲。
“不行,木板厚度不够,承重能力不足。”林远敲了敲变形的木板,“而且,铸铁连接件虽然牢固,但重量太重,增加了整体搬运的难度。得想办法减轻重量,同时保证强度。”
接下来的日子里,林远和工匠们陷入了反复的试验和改进中。他们尝试了不同种类的木材,最终发现榆木质地坚硬、韧性好,是制作货架的理想材料;对于连接件,他们将铸铁改为熟铁,通过精巧的镂空设计,在不影响强度的前提下减轻重量;卡扣和插槽的形状也经过多次改良,从最初的直角形改为梯形,连接更加紧密稳固。
然而,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一次暴雨天气后,仓库内有些许积水,靠近地面的货架部件出现了受潮变形的情况。这让林远意识到,必须对货架进行防水处理。他想起现代的防腐技术,便尝试用桐油浸泡木材,再涂抹一层特制的防水胶。经过测试,改良后的货架在潮湿环境下依然保持完好。
经过二十多天的不懈努力,第一组完整的可拆卸式货架终于诞生。这组货架共有五层,每层都能独立拆卸组装。货架的立柱上均匀分布着卡槽,横梁通过特制的卡扣与立柱相连,不仅安装便捷,而且承重能力比之前的固定货架提升了三倍。
为了检验货架的实用性,林远在仓库内划出一片区域,专门使用新货架存放货物。他安排伙计们进行模拟装卸,记录货物存取的时间和效率。结果令人惊喜,新货架大大缩短了货物搬运时间,空间利用率也提高了近百分之四十。
“太好了!”林远看着忙碌而有序的仓库,难掩心中的喜悦,“立刻安排工匠批量生产,先在扬州的仓库全面推广,然后逐步向其他分号铺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物流之王之再续前缘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物流之王之再续前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