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帅帐下,大都督朱文正身披玄色绣金披风,威风凛凛,腰间那柄利刃的宝石散发着幽冷的光芒。
他坐镇湖北,得知明玉珍北伐汉中,国内空虚后毅然挥师西进,目标直指明玉珍腹地重庆。
大夏国凭借西南地区的险要地势,自立为帝,占据川蜀膏腴之地,让朱文正眼馋不已。
帐中,朱文英身形魁梧壮硕,面色如枣,满脸浓密的络腮胡,一双虎目炯炯有神,仿佛魔神降世,周身散发着令人胆寒的气势。
他抱拳请命,声若洪钟,在营帐中久久回荡:“大都督,末将愿率先锋部队,为大军开道,定要拿下皇城!”
得到应允后,他迅速点齐五千精锐先锋。这些士兵各个身姿矫健,目光坚毅如炬,手持削铁如泥的精钢利刃,腰挎强劲硬弓,背负着破釜沉舟的决心,恰似一把寒光凛冽的尖刀,直逼大夏宫城。
行军途中,朱文英一马当先,胯下乌骓马嘶鸣长奔,四蹄扬起滚滚黄尘。大军所到之处,大夏军望风而逃,毫无还手之力。短短三日,便兵临皇宫城下。
宫城高墙巍峨耸立,城墙上大夏国的旗帜在狂风中烈烈舞动,发出“哗哗”的声响。
城内早已陷入了一片混乱,明玉珍已驾崩数月,太子明升不过八岁,身形单薄稚嫩,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兵祸,吓得脸色惨白如纸,双手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眼神中满是惊惶与无助。
朝堂之上,大臣们往日的从容镇定荡然无存,个个神色慌张,皇后彭氏临朝称制,却也不知如何力挽狂澜。
中书省右丞相刘桢眉头拧成死结,双手不停地捻着胡须,声音中满是焦虑:“陛下,如今敌军压境,我军士气低迷,这可如何是好啊!”
彭皇后目光无助地扫过众人,声音颤抖得厉害:“诸卿可有退敌良策?快,快说啊!”
然而,朝堂上一片死寂,无人能给出有效的应对之法,只有偶尔传来的沉重叹息声。
朱文英可不会给他们喘息的机会,站在阵前,横刀立马,刀身寒光闪烁,映射着冷冽的日光。
他怒目圆睁,对着城墙上的守军声若雷霆地下令:“攻城!”刹那间,战鼓擂动,声响震彻天地,士兵们齐声呐喊,声浪排山倒海,抬着云梯,不顾一切地冲向城墙。
城头上,大夏军赶忙放箭,箭雨如蝗,密密麻麻地射向城下。朱文英却毫无惧色,大喝一声,舞动大刀,刀身旋转如轮,将射来的箭矢纷纷挡落,叮叮当当的声音不绝于耳。
他的身影在箭雨中穿梭自如,如鬼魅一般,己方士兵见此,士气大振,呐喊着更加奋力地攻城。
“给我冲!拿下城门者,赏银百两!”朱文英大声嘶吼,声音盖过了战场上的喧嚣。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士兵们如同疯了一般,顶着盾牌,向着城门冲去。
城门口,大夏军拼死抵抗,双方陷入了激烈的肉搏战。朱文英见状,大喝一声,纵马一跃,直接冲入敌阵,手中大刀挥舞,血光四溅,眨眼间便砍倒了数名大夏军。
他的刀法刚猛凌厉,每一刀都带着千钧之力,砍在敌人身上,犹如砍瓜切菜。在他的带领下,士兵们如同猛虎下山,杀得大夏军节节败退。
城门终于被攻破,朱文英身先士卒,带领士兵杀入城中。大夏军彻底崩溃,四处逃窜,哭声、喊声、求饶声交织在一起,整个城市陷入一片混乱。
朱文英骑在高头大马上,目光如电,扫视着城中的每一个角落,他的目标十分明确,那就是活捉大夏皇族和大臣。他大手一挥,命令搜捕队,在城中展开了地毯式搜索。
东宫侍卫们深知局势危急,他们身着便衣,手持利刃,簇拥着太子明升,企图趁乱逃出城去。
他们混在难民之中,小心翼翼地朝着城门方向移动。太子明升脸色苍白如纸,额头上满是汗珠,双手紧紧地握着衣角,心中充满恐惧,双腿也止不住地微微颤抖。
然而,他们的行踪还是被朱文英的搜捕队识破了。一名眼尖的士兵指着人群中的太子明升,大声喊道:“那是太子,别让他跑了!”
搜捕队瞬间围了上去。东宫侍卫们见状,立刻拔出武器,将太子明升护在中间,一场激烈的巷战就此爆发。
东宫侍卫们为了保护太子,拼死抵抗。他们武艺高强,配合默契,一时间,搜捕队竟难以占到上风。
朱文英见此情景,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冷哼一声:“一群废物!”
他手持长刀,直接从马上跃下,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冲入敌阵。他左冲右突,长刀如龙,刀锋闪烁着寒光,所到之处,敌人纷纷倒下。
他的刀法变幻莫测,时而直劈,时而横扫,让人防不胜防。在他的带领下,搜捕队士气大振,逐渐压制住了东宫侍卫。
太子明升见大势已去,双腿发软,差点瘫倒在地。他本以为可以在众人的保护下逃脱,没想到还是陷入了绝境。
最终,他被朱文英的搜捕队活捉。朱文英一把揪住太子明升的衣领,将他提了起来,哈哈大笑道:“小太子,你的大夏国完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朱元璋的好大侄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明:朱元璋的好大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