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挑选了一支五百人的敢死队,亲自率领他们向城东北角发起了猛攻。
敢死队队员们手持盾牌,腰挂短刀,如离弦之箭般冲向城墙。他们冒着敌军的箭矢和石块,迅速靠近云梯。
朱文英身先士卒,第一个爬上云梯,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冲上去,打开城门!士兵们见状,士气大振,紧紧跟随其后。
主将不避矢石,敢死队敢不效死?终于撕开口子成功登上了城墙。他们与城墙上的守军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
朱文英武艺高强,长刀挥舞,寒光闪烁,敌军纷纷倒下,鲜血溅满了他的全身。其他士兵也不甘示弱,有的用刀砍,有的用拳打,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城墙上喊杀声震天,血肉横飞,双方都杀红了眼。
随着敢死队在城东北角撕开一道口子,大军如潮水般涌入城中。赵雄见大势已去,仍拒不投降,继续率领残兵抵抗,他挥舞着长枪,声嘶力竭地喊着:“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
最终,赵雄战死沙场,奉节城被成功攻克。
与此同时,汉中战场上,明玉珍正与元军李思齐打得难解难分。他手持长枪,在战场上左冲右突,高声呼喊着鼓舞士兵们的士气:“将士们,拿下汉中,三日不封刀!”
就在这时,一名传令兵慌慌张张地跑来,在他耳边低语几句,明玉珍脸色瞬间变得煞白,手中长枪差点掉落:“什么?奉节被围,巫山也有敌军阻拦?” 他心急如焚,急忙招来万胜。
万胜赶来时,明玉珍满脸焦急,来回踱步:“万胜,如今奉节危急,重庆恐有失,你速速率领两万精锐回援!务必冲破巫山防线,保住重庆,至少要救回你明升侄儿!” 万胜领命后,心急如焚,马不停蹄地率领大军赶回重庆。
当万胜率军抵达奉节时,看到朱文辉和朱文司严阵以待的防线,心中一惊,脸色变得十分难看:“没想到明军动作如此之快,竟已在此设伏。”
但他深知奉节的重要性,若不能突破防线,重庆危在旦夕。于是,他咬咬牙,下令全军强攻:“给我冲,一定要冲破防线!”
大夏军如潮水般冲向明军阵地,他们呐喊着,挥舞着手中的武器,试图冲破明军的防线。
朱文辉和朱文司指挥士兵们顽强抵抗,何文辉站在高处,大声喊道:“兄弟们,死守阵地,不能后退一步!”
他们用强弩射击敌军,弩箭如雨点般射向敌军,敌军纷纷倒下;用石块砸向敌军,巨石滚下山坡,砸得敌军血肉模糊;用长枪刺杀敌军,枪尖闪烁着寒光,刺进敌军的胸膛。
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鲜血染红了大地。
万胜见强攻不下,又采用迂回战术,派出一支精锐部队绕到明军阵地后方,试图前后夹击。但朱文辉二人早有防备,他们提前在后方布置了伏兵。
当大夏军的迂回部队进入伏击圈后,伏兵四起,喊杀声震天,将其打得落花流水。
万胜接连受挫,士气低落,他满脸阴沉,心中十分不甘:“难道我真的无法突破这防线?”
但他仍不甘心失败,继续组织进攻。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拉锯战,一日之内,阵地多次易手。
朱文辉和朱文司身先士卒,与士兵们并肩作战。他们的战袍被鲜血染红,但依然坚守阵地,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挡住敌军,为朱文英争取时间!
就在万胜苦苦支撑之时,朱文英攻克奉节的消息传来。万胜得知奉节已失,重庆危在旦夕,心中绝望,脸色变得惨白:“完了,一切都完了……”
此时,他的军队伤亡惨重,士气低落,已无力再战。无奈之下,万胜只得率领残部撤退。
朱文英攻克奉节后,马不停蹄地向重庆进军。此时,重庆城中的守军得知奉节已失,不败战神万胜回师救援被阻滞兵锋,人心惶惶。
明玉珍在汉中得知消息后,无力回天,只能眼睁睁看着大势已去。
朱文英的军队很快抵达了重庆城下。他望着眼前这座坚固的城池,心中明白,这将是一场硬仗。但他毫不畏惧,他深知兵贵神速的道理,必须尽快攻克重庆,否则一旦敌军援军赶到,局势将变得更加复杂。
他下令全军攻城。士兵们呐喊着,冲向城墙。他们架起云梯,冒着敌军的箭矢和石块,奋力攀爬。
城上的敌军则拼死抵抗,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厮杀。在攻城的过程中,朱文英发现敌军的士气逐渐低落。他心中一动,决定采用心理战术。他让士兵们在城下大声呼喊,宣传明军的强大和仁慈,告诉城中的百姓和士兵,只要他们投降,便可免受战火之灾。
这一招果然奏效,城中的敌军开始动摇。一些士兵纷纷放下武器,打开城门投降。朱文英见状,立刻率领军队冲入城中。经过一番短暂的战斗,明军占领了重庆城。
随着重庆的攻克,大夏国的王城也随之落入明军之手。朱文正的战略计划取得了圆满成功。
此次战役,朱文正凭借着“兵贵神速”的战略思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突破了大夏国的防线,直捣其王城。
这场胜利不仅为朱元璋统一西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成为了军事史上的经典战例,让后人对朱文正的军事才能赞叹不已。
喜欢大明:朱元璋的好大侄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明:朱元璋的好大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