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皇宗主殿,并非凡俗砖木所砌,而是天地法则与雷霆之力的具象化体现。
它巍峨挺拔,直插云端,却绝非仅仅“高”之一字可蔽其神韵。
其基座,乃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道紫金雷纹,自九幽深处破土而出,如古之神龙苏醒,盘绕成一座方圆百里的“雷渊台”。
每一道雷纹,皆由上古雷篆凝成,内蕴混沌初开时的第一道雷音,寻常修士若敢直视,元神便会被那雷音震得寸寸龟裂,化作虚无。
台面之上,无砖无瓦,唯有雷浆如海,紫得发黑,粘稠如汞,偶尔泛起一个气泡,炸开时便是万雷齐鸣,震得虚空如破布般抖动,露出其后幽暗的界域裂缝。
殿身,则是以“天罚之骨”为柱,传说是上古雷皇斩落九天真龙后,以其逆鳞与龙骨熔铸而成。
九十九根通天神柱,每一根都粗如山岳,高逾万丈,表面并非光滑,而是布满细密的雷纹,如龙鳞开合,内蕴雷池。
每当夜幕降,神柱便缓缓旋转,鳞甲摩擦间,溅起亿万缕银蓝电弧,交织成一张覆盖整个宗门的“雷罚罗网”。
此网不阻风雨,不挡飞禽,唯独对心存恶念者——哪怕只是一丝一缕——便会瞬间降下“寂灭神雷”,将其从肉身到因果,彻底抹除,仿佛此人从未存在于天地间。
殿顶,无瓦无檐,唯有一团“太初雷涡”缓缓旋转。
那涡流直径千里,中心漆黑如墨,边缘却亮得发白,仿佛将整个天穹的雷霆都吞噬其中。
雷涡深处,隐约可见一座倒悬的“雷晶山”,山体由亿万载雷晶凝成,每一粒雷晶内,都封印着一道上古雷灵。
它们或为龙形,或化凤影,甚至凝成模糊人形,皆在晶中沉睡。
唯有宗主登临祭天之时,才会苏醒其一,化作“雷皇法相”,俯瞰众生。
那法相之巨,不可度量,其眸光开阖间,便似有两颗太古星辰在雷海中浮沉,照得万里山河一片银白,连影子都被压得匍匐在地,不敢直立。
而殿之“门”,并非实物,乃是一道“雷渊裂隙”。
它悬浮于半空,高三百六十丈,宽一百零八丈,边缘由漆黑雷火构成,火中不时探出雷蛟之爪,似欲撕裂一切靠近者。
裂隙之后,并非殿堂,而是一片“雷界”——那里没有时间流动,没有空间概念,唯有无穷无尽的雷海与雷山,雷兽与雷灵在其中生灭轮回。
唯有雷皇传承者,方可一步踏入,否则,哪怕你是大乘巅峰,也会在迈入裂隙的瞬间,被那雷界法则碾压成最原始的雷光,成为滋养雷界的养分。
最可怖者,乃殿之“影”。这影子并非因光而生,而是殿体在“雷道本源”中的投影。
它不存在于现实,却能在特定时辰——如千年一次的“雷渊潮汐”——从大地深处渗出,化作一片覆盖百万里的“雷魇之潮”。
潮水中,浮现出无数模糊殿影,每一座都似雷皇宗主殿,却又扭曲畸变,仿佛亿万座雷殿的尸骸。
凡被潮水触及者,肉身会瞬间化为雷灰,元神则会被拖入那亿万殿影之中,成为“雷魇”,永世不得超生。
传说,那潮水深处,甚至藏着一座“倒雷皇宗主殿”,其内坐镇着“雷魇之主”——一个连雷皇宗主本人都不敢直呼其名的存在。
雷皇宗主殿,绝非建筑,而是一尊“活着”的雷道神器。
它呼吸,便是雷霆万钧;它沉思,便是雷海滔天;它睁眼,便是天罚降世。
它巍峨挺拔,直插云端,却早已将根须扎入三界六道,扎入时光长河,扎入众生心底最原始的恐惧——
那是凡人对天威的敬畏,是修士对天劫的颤栗,是万物对“雷”这一概念本身,最赤裸、最无法反抗的臣服。
雷渊台前,雷浆如怒海翻涌,紫黑浪头一次次拍击虚空,溅起的却不是水珠,而是细若游丝的雷篆。
它们在空中短暂凝形,化作巴掌大的古符,发出“嗤啦”一声脆响,便将附近百里仙气灼成真空。
众修踏空而立,脚下却无一人敢真正落地——那台面之下,埋着“九幽雷脉”,每落一次足,便等于在鬼门关前叩一次门。
最先开口的是一位化神初期的麻衣老妪,她手拄枯藤杖,背脊佝偻得如同被天劫压弯的老松。
她仰头,目光顺着那通天神柱往上爬,瞳孔里倒映的却不是柱影,而是一片又一片炸开的雷光。
她喉头滚动,声音像锈铁刮过瓷面:“老身……老身一千二百年前曾随师尊远赴‘天渊雷海’,自以为见过真雷。今日方知——”
她话音未落,雷涡深处忽有一缕银蓝电弧劈落,正落在她脚前三丈。
虚空无声而裂,裂口边缘翻卷,像被烫化的琉璃。
老妪剩下半句“——那不过是雷皇殿屋檐下的一粒尘”,被雷音生生压回腹中,化作一口带着电浆的逆血,噗地喷在衣袖上,袖口瞬间化为飞灰,露出枯枝般的手臂,皮肤下雷纹游走,仿佛有无数细小雷蛟正啃噬她的经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道域仙途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道域仙途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