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垂眸,目光落在柳无心那即将消散的、淡薄如烟的魂影之上,眼神中充满了洞悉一切的悲悯与赞许。她并未言语,只是将手中那根青翠欲滴、仿佛凝聚着天地间至纯生机的杨柳枝,朝着柳无心的方向,极其轻柔地一拂。
一道温润如春水、纯粹如晨曦的碧绿光华,自杨柳枝尖流淌而出,如同九天甘霖,瞬间注入了柳无心那即将湮灭的魂影之中!
奇迹发生了!
那淡薄欲散的青色魂影,如同久旱逢甘霖的枯苗,贪婪地汲取着那碧绿的光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凝实、饱满、焕发出勃勃生机!虚幻的轮廓变得清晰,青衣如新,面容皎洁,正是柳无心化形时的模样!她周身笼罩着一层温润祥和的青色仙光,比初化形时更加纯净、更加空灵,再无半分妖气,唯有草木的清新与圣洁的慈悲。
柳无心缓缓睁开眼眸,眸中清澈依旧,却多了几分洞明世事的智慧与平和。她感受到了体内流淌的、前所未有的充沛仙灵之力,也感受到了菩萨那无边的慈悲与点化之恩。她立刻凌空盈盈拜倒,声音空灵而恭敬:“弟子柳无心,叩谢菩萨慈悲点化!”
观音菩萨微微颔首,法相庄严,声音温和而宏大,如同天籁,响彻在每一个跪伏于地、目瞪口呆的村民心间:
“善哉!草木无心,却怀大悲;精怪微躯,敢舍己身。汝以初生之灵,秉赤子之心,见溺而援手,遇疫而舍身,临滔天之劫,更甘化堤坝,魂飞魄散而不悔,以微末之躯,行菩萨之道。此等至诚至善,感天动地。今吾以大悲心,渡尔仙道,赐尔仙职——掌此一方水土生机,护佑生灵,泽被苍生。望尔永持此心,莫失莫忘。”
言罢,菩萨法相渐渐隐于祥云金光之中,唯余下袅袅梵音与满渡口的异香。
柳无心,不,此刻已是柳仙,凌空而立,周身仙光缭绕。她再次对着菩萨离去的方向深深一拜。起身后,她目光柔和地望向下方依旧跪伏、满脸震撼与狂喜的村民,望向泪痕未干、激动得说不出话的沈砚。
她并未多言,只是伸出纤纤玉指,对着那堵由她残躯化成的、死寂冰冷的柳木堤坝,轻轻一点。
一点充满无限生机的翠绿光华,自她指尖飞出,如同最灵动的雨燕,轻盈地没入堤坝最中心那巨大的、惨白的断口之中。
霎时间,枯木逢春!
那巨大断口边缘,龟裂的木质上,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萌发出无数点娇嫩无比的翠绿新芽!新芽迅速抽枝、展叶,嫩绿鲜亮,充满了蓬勃的生机!紧接着,堤坝各处,那些嵌入泥土的虬枝断干之上,无数细小的柳条如同碧绿的丝绦,争先恐后地钻出,迅速生长、蔓延!不过盏茶功夫,那堵象征着死亡与牺牲的、灰败冰冷的巨木堤坝,竟被一层柔韧鲜活的、流淌着青碧光泽的新生柳枝完全覆盖!
新生的柳枝柔韧而坚韧,牢牢地保持着堤坝的根基。万千碧绿柳丝在晨风中轻柔摇曳,如同为逝去的英灵披上了一件生命的绿纱。残骸之上,生机盎然!
柳仙的身影在仙光中渐渐淡去,只留下一句温润平和、却带着无上慈悲法力的清音,回荡在每一个人的心湖深处:
“但存善念,自有生机。此堤永固,护尔安宁。”
从此,无名渡口更名“柳仙渡”。那道覆盖着新生绿柳的奇异堤坝,历经百年风霜雨雪、洪水冲击,始终坚固如初,默默守护着一方水土。渡口古柳虽残,然新枝年年繁茂,春来绿意如瀑,生机远胜往昔。
常有渔夫舟子夜泊渡口,于月色朦胧、水汽氤氲之际,恍惚见一青衣仙子凌波而立,素手轻扬,便有淡淡青辉洒落水面,鱼虾欢跃,水草丰美。人皆言,此乃柳仙巡守,泽被苍生。
沈砚终其一生,守于柳仙渡旁,着书立说,将柳仙舍身救人之事广传于世,更于堤畔建一小小祠庙,供奉“护生柳仙”。香火虽不鼎盛,然心诚者至,常能见祠前青石洁净无尘,似有清风常拂。
喜欢子夜异闻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子夜异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