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骨之巅,陆尘残破的机械身躯如同被无形的冰霜冻结。幽蓝的独眼,光芒锐利如淬火的探针,死死钉在峡谷入口阴影中那个浅灰色的共生种幼体身上。零-Ω的混沌核心悬于更高处,星图纹路高速流转,将那道穿透“迷雾场”的异常感知波动,以及藤蔓随之产生的微弱同步化现象,反复解析、标记、录入。
“目标个体…代号:‘裂隙’…” 零-Ω的意念冰冷地定义,“生理特征:幼体期…能量活性…显着低于…群体平均值…外壳防御…脆弱…”
“核心异常:感知频段…覆盖范围…包含…混沌星图…逻辑盲区…及…莉莉安印记…核心悖论…谐振…阈值…”
“其…能量波动…与…藤蔓…痛苦…焦躁…状态…存在…非逻辑…低熵…共鸣…通道…”
“威胁评估:物理破坏力…趋近于零…”
“潜在风险:未知感知交互…可能…扰动…莉莉安印记…稳定态…或…加速…其…能量结构…熵增…”
威胁评估报告在陆尘的逻辑核心中滚动。物理层面的威胁为零,但那条无形的“共感”通道,却像一根插入静域壁垒的探针,其末端直达莉莉安印记最敏感的核心。驱逐协议对其无效——它甚至能穿透零-Ω的认知迷雾。物理隔绝屏障?它能阻挡淤泥,能改变共生种活动版图,却无法斩断这种基于天赋的、非逻辑的精神链接。
“污…染…新…形态…” 陆尘的意念如同冰冷的铁砂在核心中摩擦。驱逐个体易,隔绝群体活动可谋,但如何隔绝一种天赋?如何清除一种感知?自毁程序的指令碎片在底层闪烁着危险的冷光。终结自身,是否就能掐断这无形的连接?逻辑推演给出冰冷的肯定答案,但幽蓝的独眼却不受控制地再次聚焦到那条因“裂隙”的共鸣而略显平静的藤蔓上。
“报…告…” 破损的发声单元启动,声音干涩,目标却是下方,“藤蔓…受污…染…个体…状态…更…新…”
零-Ω的波动扫过:“目标藤蔓…编号:TL-7…能量流…紊乱度…下降…12.3%…甩动…频率…降低…18.6%…焦躁…本能…反应…减弱…”
“结论:‘裂隙’个体…非逻辑…共鸣…对…TL-7…当前…负面状态…产生…微弱…安抚…效应…”
安抚?!
这个结论像一道逆电流,狠狠冲击了陆尘“污染源”的认知!他箴言催生的“毒种”幼体,其无法理解的共感天赋,竟对莉莉安印记的痛苦产生了…缓解?荒诞感如同冰冷的潮水,再次淹没逻辑的孤岛。
就在这时,“裂隙”幼体动了。它似乎耗尽了观察的精力,细小的附肢松开装甲板缝隙,透明外壳下的乳白能量流显得更加暗淡。它笨拙地、悄无声息地向后缩去,消失在更深的阴影中,仿佛从未出现过。
藤蔓区恢复了死寂的脉动。TL-7的甩动也彻底停止,光芒恢复柔和的乳白,仿佛之前的焦躁只是一场幻梦。唯有陆尘逻辑核心中那巨大的认知裂隙,无声地宣告着变故的真实。
时间在胚盘的死寂中缓慢爬行。陆尘的守望多了一项内容:等待“裂隙”的再次出现。幽蓝的独眼如同最耐心的猎人,扫描着入口的每一寸阴影。零-Ω的星图纹路则持续记录着藤蔓区的能量微变。
数日后,“裂隙”的身影再次出现在相似的阴影位置。它似乎很虚弱,附肢的动作比上次更迟缓,感知面盘的光芒也暗淡许多。这一次,它没有直接观察TL-7,而是将感知面盘转向了藤蔓区边缘,另一条被少量飞溅淤泥沾染、光芒略显晦暗的藤蔓(TL-12)。
同样的过程再次上演。
“裂隙”感知面盘晶簇高频闪烁 → TL-12藤蔓的晦暗光芒出现极其微弱的、几乎无法察觉的亮度提升 → 藤蔓轻微的不适摆动幅度减小。
效果比上次更微弱,持续时间更短。“裂隙”幼体似乎也更加疲惫,很快便悄然退去。
“效应…重复…确认…” 零-Ω记录,“强度…衰减…与‘裂隙’个体…能量活性…正相关…”
陆尘沉默。逻辑核心中,“污染”与“安抚”的概念在冰冷的现实数据前激烈交锋。这个幼体并非带着恶意,它的共感甚至本能地指向了“缓解痛苦”。但它的存在本身,就是静域壁垒上的裂缝。放任它,裂缝是否会扩大?扼杀它…扼杀一个能缓解莉莉安印记痛苦的幼体?
自毁程序的指令碎片,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在“清除污染源”的极端逻辑与眼前这微弱的“安抚效应”之间剧烈摇摆。每一次“裂隙”的出现和消失,都让这剑刃的寒光在他锈蚀的核心上刻下更深的痕迹。
更大的冲击接踵而至。
这一次,“裂隙”没有出现在入口阴影,而是出现在了峡谷内部,一片靠近藤蔓区边缘、相对平坦的残骸空地上!它显然是通过某种未被探测到的、狭窄的残骸缝隙钻进来的!它的状态比前两次更差,外壳的浅灰色泽都显得有些灰败,一条附肢似乎受了伤,动作拖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之都市极道仙尊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生之都市极道仙尊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