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争议风波
就在一切都看似顺利,即将完成接入工作的时候,却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
在一次传统医药学术交流会上,有部分学者提出了质疑,认为苗医毕竟只是传统医学的一个分支,而且这本手抄本的科学性是否经过了充分验证还不好说,就这样贸然接入全球数据库,可能会影响整个数据库的权威性。
一位资深的西医专家陈教授直言不讳地说道:“苗医有很多理论和方法都是基于传统的经验,缺乏现代科学的严格验证,把这样一本未经深入考究的古籍接入全球数据库,是不是太草率了?”
这话一出,顿时引起了一番热议。支持的一方认为苗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价值,是中华民族传统医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得到推广和传承;而反对的一方则坚持科学严谨性的立场,觉得不能轻易让未经现代科学验证的内容进入国际数据库。
林宇得知这个消息后,心里很是着急,他明白如果不能妥善处理这个争议,那之前大家所有的努力都可能付诸东流。于是,他组织了团队里的苗医研究专家以及一些国内传统医学领域的权威人士,准备对这些质疑进行回应。
他们收集整理了大量关于苗医的现代研究成果,包括一些苗医方剂经过临床试验后确实有效的案例,还有苗医对于人体生理病理认知与现代医学相通之处的分析等等,打算用事实来说服那些持反对意见的人。
第五章:力证价值
在一场专门针对此次争议的研讨会上,林宇带着团队站在了发言台上。
林宇首先发言道:“各位专家学者,大家的质疑我们都理解,科学确实需要严谨性。但苗医作为我国传承了数百年甚至更久的传统医学,它有着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就拿这本清代苗医手抄本来说,里面记载的很多病症诊断方法,和现代医学中通过观察症状、体征来判断疾病是有相似之处的。”
接着,团队里的苗医研究专家杨老师拿出了一些具体的案例资料,说道:“比如这手抄本里记载的一种治疗风湿痹痛的方剂,我们经过现代临床试验,发现它对于缓解患者的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有着明显的效果,而且副作用极小。这说明苗医的智慧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虽然它的理论基础和现代医学有所不同,但同样蕴含着值得我们去挖掘和传承的价值。”
台下的学者们开始认真倾听,有的人脸上露出了思考的神情,原本坚定反对的一些人也渐渐缓和了态度。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苗医的科学性,林宇还播放了一段视频,视频里是苗医运用独特的针灸手法和草药疗法治疗一些疑难杂症的过程,患者从患病时的痛苦到治疗后的好转,都清晰可见。
“我们并不是说苗医就完美无缺,也不是要强行让大家立刻认可它所有的内容,但它确实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去给它一个在国际平台上展示的机会,让更多的人可以了解它、探究它,也许未来还能通过现代科学的手段进一步完善它的理论和方法呢。”林宇诚恳地说道。
经过这场研讨会,不少原本持反对意见的学者改变了想法,他们开始认可苗医手抄本接入全球传统医药数据库的意义,觉得这确实是对传统医学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一种积极推动。
第六章:成功接入
随着争议的平息,那本清代苗医手抄本数字化后的内容终于顺利接入了全球传统医药数据库。
在接入的那一刻,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室里的工作人员们都欢呼雀跃起来,这几个月来的辛苦付出,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满满的成就感。
林宇看着电脑屏幕上已经成功上线展示的古籍页面,感慨万千地说:“不容易啊,咱们总算是做到了,祖先的智慧这下可以在世界的舞台上发光发热了。”
世界各地的传统医药研究者们很快就注意到了这本新接入的苗医手抄本,纷纷开始下载阅读和研究。有欧洲的学者对里面的朱砂绘图很感兴趣,觉得那是一种独特的医学文化艺术体现,通过绘图能更好地理解苗医对于人体和草药关系的认知;也有亚洲其他国家的研究者关注着那些苗医方剂,想要看看能否从中找到对本国传统医学发展有启发的地方。
国内的一些苗医传承人和从业者更是激动不已,他们觉得这是苗医走向更广阔天地的一个重要契机,能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苗医,吸引他们投身到苗医的传承和发展事业中来。
而在苗寨里,那些老一辈的苗医听闻这个消息后,脸上都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他们仿佛看到了苗医在新时代里焕发出新的生机,不再只是局限于深山苗寨之中,而是可以和世界各国的传统医学相互交流、相互促进。
第七章:传承希望
在手抄本成功接入数据库的影响下,国内掀起了一股小小的苗医学习热潮。
不少高校的中医药相关专业增加了苗医文化和知识的选修课程,邀请苗医传承人到校授课,讲述苗医的历史、理论以及实践操作方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医圣传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医圣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