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国土愈广,问题愈多。
你考虑过如何治理这广阔疆域吗?”朱元璋精神焕发,话语增多。
“父皇所忧,儿臣亦虑。
但火车、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一旦出现,距离将不再是障碍。
未来更有电话、无线电乃至手机,通信便捷无比,千里之外,一通电话便能如面对面交谈,岂不胜过八百里加急?”朱松自信满满地笑道。
当下,有线电话已成为研究院的一项研究课题。
然而,有线电话的局限性显而易见,它依赖于线路传输信号。
若付诸实践,朱松仅能先从汉中府与西安府着手,短期内实现西北地区的通讯联通已属不易。
俗语云,万事开头难,一旦迈出这一步,通信领域必将迈入崭新纪元。
届时,技术障碍将不复存在,仅需将此技术推广至大明各地。
当然,在更远的地方,有线电话便不切实际了,无线电才是更佳选择。
诸如一战时期所用的无线电台,技术门槛并不高。
从零开始研发或许耗时长久,但朱松能通过“七二七”购买电台。
有了成品作为参考,进展自然迅速。
一旦无线电台得以量产,远距离通讯将不再是难题。
听完朱松的讲述,朱元璋眼中闪烁着异彩,满怀期待地问:
“你提到的电话与电台,何时能制成?朕此生还有机会目睹吗?”
朱松笑道:“父皇,若要看电话或电台,儿臣即刻便可在系统商城中购买。
之前已购得一些样品送往研究院,有了这些,研究院的学者们应能迅速复制其制作方法。
但仅靠儿臣购买远远不够,大明需自主掌握制造技术,方能实现量产。”
朱元璋恍然大悟,点头道:“原来如此!回汉中后,你带朕去研究院瞧瞧便是,不必再花冤枉钱购买。”
他深知老九在系统商城购物需花费重金,价格不菲,故而虽心生好奇,也不愿浪费金钱。
“父皇若有意,回汉中后,儿臣便领您参观研究院。”
“儿臣已研制出蒸汽机,正处试验阶段。”
“相信不久,大明将拥有首列蒸汽机车。”
“西域虽广,但若铺设铁轨,借蒸汽机车之力,装备、物资与兵员可源源不断输送。
届时,汉中至西域,仅需两三日。”
朱松含笑颔首。
“两三日?那至应天府呢?”
朱元璋闻言,面露惊异。
“同样,仅需两三日!”
“大明各地正修水泥路,路网通达,各地间距将大幅缩短。”
“若铁轨亦能遍铺大明,自东至极西,七日之内可达。”
“然铺轨之难,在于桥梁技术。”
“山路易解,江河建桥为难。”
朱松正容解释。
“此事,朕曾与标儿商议。”
“梦中推演,见应天府外长江上,钢铁大桥巍然。”
“那也是你执政时所建。”
朱元璋连连点头。
“如此,造桥难题亦将由你解决,余事无忧。”
“交通、通讯畅通,疆域再广,治理亦易。”
“更甚者,关键技术握于我手,大明科技领先,则不败之地稳矣。”
朱松闻言而笑,自信满满。
“诚然,交通、通讯,治理自半功倍。”
“秦始皇嬴政创建大秦,统一六国,凭大秦军力与始皇之壮志,却未能进一步拓展疆土,根源即在于此!”
“其一,信息难通;其二,道路难行。”
“欲再扩疆土,即便是大秦铁骑,亦感力不从心!”
朱元璋心生感慨。
此言非虚。
行军分常行、急行与强行三类。
步兵常行,保持战力之下,日行不过三十里。
古人言退避三舍,一舍即为三十里,恰为步兵日行之路程。
急行,一日或可达百里,然此等情况鲜有,因如此行军,无异于自寻死路。
大军急行至战场,早已疲惫,双腿无力,何以杀敌?
故古代行军,短则十日半月,长则以月计。
纵有骑马,马力亦有限,且需全员有马,粮草辎重能随。
然粮草辎重亦限骑兵作战之范围。
短距离奔袭,骑兵占优;长途跋涉,虽马速快,但需候粮草辎重,实则难以速进。
喜欢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