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的结局都挺惨的,不只是个人,哪怕是国家也是一样。
齐国被人代了,晋国被人分了。
楚国国都在春秋就被人给攻破了,要不是后来秦国出手帮忙,楚国是真他妈恐怕得玩完。
吴国越国是已经玩完。
方圆的语气骤然变得锐利,如出鞘之剑。
“毕竟现在大家的目标,一个是救亡图存,另外一个就是想要问鼎天下。”
星图中,那些代表诸侯的星辰光芒暴涨,彼此冲撞、吞噬,再无任何缓冲与遮掩。
所有理想的秩序都已经崩塌,全部归于冰冷的现实。
因此一切的修补都已无效,唯有推倒重来,方能于死地中求生。
而这个过程,注定要比修补更残酷。
“魏国是最先动手的,毕竟他们在违背周礼以后得到的成果最为丰厚。”
方圆指向星图中一颗率先爆发出刺目强光、结构剧烈变化的星辰作比。
三家分晋时,魏国分到了当时晋国最核心、最富庶的区域,堪称天胡开局。
从地理和资源看,魏国占据的是晋国中部及南部的精华地带。
经济上,拥有运城盆地、汾河平原等产粮区,农业发达。
还控制着盐池、铁矿等重要战略资源,是晋国传统的富庶之地。
粮食、盐、铁,哪一个国家都可以称得上是命脉。
战略上,地处中原腹地,虽四面受敌。
但只要够强,所谓的四面受敌也意味着我可以四面出击。
就好像当年实力强盛的周天子以关中为本,握有天下之中(洛邑)。
居高临下,控扼四方,鞭笞天下,莫敢不从。
星雾剧烈翻腾,幻化出魏国疆域图。它正如一枚尖锐的楔子,深深嵌入中原心脏,
东拒齐,西抗秦,南遏楚,北御赵。
“所以,魏文侯与李悝,没有退路。” 方圆的语气斩钉截铁。
“他们必须在四面强邻反应过来之前,就将这‘天胡开局’的牌面,以最快速度、最大效率,转化为碾压性的战略优势。
富庶的粮仓必须变成无穷的军粮,盐铁之利必须锻造成锋利的戈矛。
四通八达的位置必须转化为主动出击的跳板,而非被动挨打的靶子。”
“因此,魏国的变法,带着一种被危机驱动的、不计后果的急切。”
东皇太一阐释道:“吴起训练出的‘武卒’,需负重半日奔袭百里,选拔之严苛,待遇之优厚,战力之恐怖,皆为天下之冠。
因为魏国需要一支能随时投向任何一个方向,并能迅速决定战局的战略突击力量。
李悝的《法经》,律条细密如网,刑罚严峻酷烈。
因为它需要以最快的速度将国内的资源与人力高度整合,不容丝毫内耗与迟滞。”
星图中,代表魏国的星辰内部结构变得异常致密、高效,能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汇聚、爆发。
其光芒一度压得周边星辰黯然失色。
吴起率魏武卒南征北战,创下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均解(不分胜负)的恐怖战绩,便是这极致效率的体现。
“它给新时代做了最好的示范,短短数十年间,一跃为中原霸主,诸侯莫敢撄其锋。”
方圆的目光追随着魏星那短暂的极盛之光。
“只是他们千不该万不该迁都大梁,将自己置于中原的真正中心。
甚至欲要效仿当年周天子坐镇洛邑,抚绥万方的姿态。
毕竟诸国已经容不下天子了。”
容不下的原因很简单,周天子的权威、力量被干爆的过程中,天下诸国个个都出了力。
所以诸国怎么可能会允许一个新的天子出现?
更何况,是谁都行。
但特么的魏国有什么脸面和资格敢站在这个位置上发号施令。
咋啦?真忘了你们是造反起的家呀。
三家分晋,以下克上的血都还没有抹干净,居然就想要站在道义的制高点让大家讲规矩。
这他妈就好像强盗把主人家给洗劫一通以后,对着左邻右舍,甚至是主人家还未出五服的亲戚说以后大家都要讲规矩。
这特么不纯纯搞笑吗?
“所以哪怕魏国的武卒再能打也没用。”
方圆淡漠的说道:“就好像曾经那些称王称霸的国家一样,打赢了每一场大战,却透支了李悝、吴起变法积累的国力。
既没能为自己赢得足够的战略缓冲,也输掉了整个战略格局。
四战之地这骨子里的缺陷,成了永远没办法摆脱的噩梦。”
围魏救赵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魏国在被攻打的时候,必须救。
而且也只有魏国自家的力量救。
是的,必须要只有魏国自家的力量救,才可能实现这么个计策。
否则的话,赵国找齐国求救,齐国玩围魏救赵。
魏国找别人求救,玩儿一手围齐救魏怎么办?
甚至它国都不需要这么大费周章的去攻打齐国。
魏国直接跟求救的国家,在魏国的都城来一手围点打援的操作,齐国不就成了彻底的小丑了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综武:不做人了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综武:不做人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