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兴之基
庆典的喧嚣尚未完全散去,楚地郡府的院落里,却已弥漫着一种沉静而热烈的气息。秦斩身着粗布官服,袖口还沾着些许庆典时沾染的麦芒,正俯身看着案台上摊开的一张张竹简。阳光透过窗棂,在竹简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那些记载着丰收庆典成果的文字,仿佛也沾了日光的暖意,字字句句都透着蓬勃的生机。
张阿伯佝偻着身子,手里捧着一个陶瓮,小心翼翼地放在案台旁。陶瓮里装着来自上谷郡的耐寒麦种,颗粒饱满,色泽金黄,与楚地本地的粟种放在一起,像是两捧沉甸甸的希望。“秦大人,您瞧瞧,这上谷的麦种,经过咱楚地的水土试种,长势比预想的还好。”张阿伯的声音里满是喜悦,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以前咱楚地的百姓,只知道守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种着祖辈传下来的老品种,一年到头忙忙碌碌,收成却总不尽如人意。这次庆典上,上谷郡的农官把这麦种的栽种法子一讲,我这心里就亮堂了。如今6郡定下种子互换的规矩,来年咱楚地的田地里,既能长出饱满的粟米,也能结出沉甸甸的麦子,百姓的粮仓,指定能比今年更满!”
秦斩闻言,抬头看向张阿伯,眼中满是赞许。“张阿伯说得是,农耕之事,从来不是一郡一地的闭门造车。各郡气候不同,水土各异,培育出的粮种也各有优势。如今有了这种子互换的机制,相当于把各郡的优势都聚在了一起,往后大秦的田地,定能岁岁丰收。”他伸手拿起一粒麦种,放在指尖捻了捻,麦种的硬度带着土地的厚重感,“我已让人把各郡粮种的特性、栽种技巧都整理成册,分发到各村各庄,让每个农户都能学到新法子。”
正说着,院门外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李婶领着几个织工,捧着一卷锦缎走了进来。那锦缎正是庆典上引得万人驻足的“大秦丝路图”,此刻被小心翼翼地展开一角,楚地的稻鱼纹样栩栩如生,稻穗饱满,鱼儿灵动,仿佛下一秒就要从锦缎上游出来;蜀郡的桑蚕纹样细腻柔美,蚕宝宝蜷缩在桑叶上,透着温柔的生机;敦煌的沙棘纹样带着几分苍凉的韧劲,紫莹莹的沙棘果缀在枝桠间;西域的骆驼纹样则充满了异域风情,骆驼昂首挺胸,仿佛正踏着漫漫黄沙,向着中原而来。
“秦大人,这织锦长卷我们仔细打理过了,您看是否妥当?”李婶的脸上带着几分自豪,她的手指轻轻拂过锦缎的纹路,那上面还残留着织工时的温度。“庆典上,西域那几个城邦的使者,盯着这锦卷看了许久。昨日他们派人来传话,说想和我们楚地,还有蜀郡、敦煌的织工们合作,把大秦的织锦卖到西域去,也把西域的染料和纹样带到中原。”
秦斩的目光落在织锦长卷上,看着那些融合了各郡特色的纹样,心中感慨万千。“李婶,这织锦长卷,不仅是一件工艺品,更是大秦各郡文化交融的见证,也是连接中原与西域的纽带。西域3个城邦主动提出合作,这意味着大秦的丝路上,除了香料和玉石,还将多了咱大秦的织锦。往后,蜀郡的桑蚕,楚地的染技,敦煌的染料,西域的市场,将连成一条线,织出的就不只是锦缎,更是大秦与西域的情谊,是天下同兴的根基。”
话音刚落,院门外又传来了素问的声音。她一身素色衣裙,肩上挎着药箱,脸上带着些许疲惫,却难掩眼中的光彩。“秦大人,我刚从村里回来,把义诊时剩下的药材分发给了各村的药铺,也把《四时防疫手册》和《瘴气防治手册》的抄本交给了村正。”素问走到案台前,将一本厚厚的竹简放在上面,“这次义诊,桂林郡、酒泉郡的医工们和我们楚地的医工交流了许多医术,也定下了医工联动的机制。往后,哪郡有疫病,其他郡的医工就能及时驰援;哪郡有稀缺的药材,也能相互调配。就像上次那位咳嗽的老人,若不是酒泉郡的防风水,怕是还要多受几日苦。如今有了这联动机制,基层的百姓看病,就不用再跑几十里路了。”
秦斩拿起那本竹简,翻开一看,里面详细记载着各郡医工的姓名、擅长的医术、药材的分布,还有联动的流程。“素问,你做的这件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民生之事,衣食住行之外,健康最为重要。这医工联动机制,不仅能让百姓受益,更能让大秦的医术不断精进。我会将此事上奏朝廷,让这机制在全国推广开来。”
此时,赵叔也匆匆走了进来,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笑意,手里拿着一叠厚厚的契约。“秦大人,好消息!庆典上的跨郡市集,签下了20份跨郡贸易订单!齐郡的盐商说了,来年要多运些海盐来楚地;西域的商队也定下了,要把我们楚地的新粮、织锦运到西域去;还有蜀郡的织机,琅琊郡的储粮竹筐,都有了销路!”赵叔将契约放在案台上,“以前咱楚地的商户,做买卖最多也就到邻近的郡,这次市集一开,大家才知道,原来各郡的需求这么大。往后有了这全国性的商贸流通平台,咱楚地的好东西,就能卖到大秦的每一个角落;各郡的好东西,也能源源不断地运到楚地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