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忙于工作,夜晚还需侍奉赵明辉,且时常至深夜。
疲惫,实在太过疲惫。
如今,艾米加入,或多或少能减轻她的负担。
……
“赵先生,这是我关于公司发展的构想。”
林峰仅用一夜时间,便制定出一份公司发展规划。
“甚好。”
赵明辉匆匆一瞥,即便他对此行不甚了解,也能感受到这份规划的精良。
“不过,无需如此费心。”
赵明辉说着,将手中的便携式通讯设备置于桌上,满脸自信:“有了这个,小小的香江市场,很快便会成为我们电信公司的囊中之物。”
“此物何物?”
望着桌上的通讯设备,林峰疑惑地看向赵明辉。
“此乃手机,我称之为‘小灵通’……”赵明辉向林峰详尽阐释了小灵通的便捷之处。
相较于后世的智能手机,小灵通自是无法比拟,其需绑定固定电话号的限制便是其一大短板。
至于信号稳定性与语音清晰度,更是无从谈起。
“李总,这绝对是 ** 性的突破。”
李明辉在了解完情况后,满脸惊愕地望着李浩然。
对于当今时代的人们而言,他们才刚刚适应那些比砖头还要笨重的手提通讯设备。
而且,一部这样的设备价格高达上万元。
许多人因囊中羞涩,只能退而求其次,使用价格仅为百元左右的传呼机。
然而,就在这时,小巧玲珑的“灵讯机”横空出世。
尽管在后人眼中,“灵讯机”存在着诸多局限,但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它的意义截然不同。
“你觉得,我们公司将‘灵讯机’作为主打产品,能否迅速占领整个港湾市场?”李浩然目光炯炯地看向李明辉。
“李总,我向您打包票,只要公司架构搭建完成,不出三个月,‘灵讯机’必将风靡整个港湾。”李明辉一脸激动地说。
届时,浩然通讯无疑将独占港湾的电话市场。
“李总,这款‘灵讯机’打算定价多少呢?”李明辉好奇地问道。
“不卖,只赠。”
当听到李浩然这四个字时,李明辉不禁一愣:“不卖?只赠?”
“李总,请您相信我,这款‘灵讯机’比起市面上的手提通讯设备要便捷得多,即便是定价一万五,也完全不愁销路。”李明辉显得有些焦急。
虽然公司不属于他,但他实在不忍心看到如此优秀的产品被埋没。
“别急。”
李浩然轻轻摆手,一脸自信地说:“赠,也是有条件的。
等公司开业后,凡是在我们公司安装固定电话的,都可以获赠一部‘灵讯机’。”
“这样一来,我们公司就能一举拿下整个港湾的市场。”
毕竟,“灵讯机”需要与固定电话绑定使用。
李浩然不愿受制于其他通讯公司,因此才决定亲自创办一家电讯公司。
表面上看似吃亏,但只要能够垄断整个港湾的市场,利润就会如滚滚洪流般涌入他的腰包。
港湾总共有七百多万人口,若按每家五口人计算,也有一百多万户人家。
“安装我们公司的固定电话也有一定要求,首先需要缴纳一千元的押金,其次是五百元的安装费,再购买公司指定的固定电话座机三百元,即可获赠一部‘灵讯机’……”
未来某个时刻,我们将撤下部分套餐,诸如智灵通话机搭配固定电话的月度开销等。
初步估算,每户欲获取智灵通话机,起码需投入两千元。
若以百万用户为基准,这将是二十亿的庞大数字。
进一步而言,若每户每月承担二百元的租费与消费,月收益可达两亿,年累计则为二十四亿。
相比之下,如先前李明朗高价售出的方式,即便售出一万台,也仅收获一亿。
此城富人多,但不可忽视的是,贫困者更为众多。
且唯有借助智灵通话机,电讯公司方能迅速在此城立足,并逐步垄断市场。
对于公司前景,更是难以限量。
“明白了,张总。”李明朗闻张正远的规划后,恍然大悟。
这不能怪李明朗,此类营销策略,对现代人而言或许复杂,但对后世之人,实属平常。
而今人仍沉浸于生产制造、销售产品的传统思路中。
“张总,这款手机,目前日产量几何?”李明朗望向张正远,好奇询问。
张正远略感意外,他竟忽略了此事,满心皆是创立公司的蓝图。
“一个月后,期望达到日产千台。”张正远对李明朗说道。
智灵通话机的生产并不复杂,相关资料一应俱全。
只需聘请熟练技工,购置必要设备,即可投产。
预计一月后,可正式运作。
“日千台,初期应足够了。”李明朗思索后说:“张总放心,一月内,正远电讯必将步入正轨。”
创立公司,加之手机制造厂,绝非易事。
张正远心中暗自感叹,事务繁多。
此刻他最缺的便是人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港综:从抢陈浩南车开始崛起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港综:从抢陈浩南车开始崛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