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过去了,张花给公公抓的药,都吃完了。可九先生的病,依然没有好转,反倒有了加重的迹象。这可急坏了李梅花,她有心让儿媳妇去一趟县城,再抓一副药来,就让金豆把媳妇张花叫来,安排前去抓药。
李梅花见儿媳进门,对着张花说道:“前边你抓的药全吃完了,你大的病也没见好转,你大这病,不敢停药,你还是再去趟城里,给大夫诉说一番,变一下药方,再看疗效。这样下去,恐怕就要耽搁病情了,看着病成这个样子,让人揪心的晚上都睡不着觉。咱家不能没有你大呀,给他把病看好,让他给你们再遮挡几年风雨,他才能放下心而去。”
没等张花开口,金豆抢先说:“抓药我去就行了,这么简单的事,何必让她去?”对去城里,金豆就来了兴趣。
上次公公训斥,张花记在心里,心里根本不想去城里,也怕唐文书再来纠缠,次数多了他们中间就说不清白了,见金豆要去,又放心不下,就对婆婆说:“金豆根本去抓不了药,病情也说不清,不如就让大奎一个人去吧,就是抓药,不影响其他事。”张花推辞不去,又不想让金豆一个人去,金豆听了媳妇的话,气的嘴都撅的老高,这个没用的媳妇,老是坏自己的好事。
九先生听了,叹了一口气说:“你们谁都不要去了,我这恐怕是阳寿到期了,吃啥都不顶用,早死早托生,听天由命吧。”九先生本想着,张花听老婆的话,再去一趟城里,抓几副药,给自己医病,金豆小指望不了,家里他还是放心不下,听了张花的话,有点生气了,直接说了气话,这大奎能靠得住吗?前边给张花说的话,算是白说了。
真是: 反复叮嘱没定用,全都成了耳旁风。
各按自心安排事,不予理解难沟通。
只有李梅花听明白老伴的话是生气了,急忙制止道:“你就会说气话,这不是正在商量着,你着急干啥?就按你的意思,让花儿去行了吧。”李梅花不想让老伴生气,说出顺从九先生的话。
正在一家人说话之时,张花娘家侄子,张兴的儿子张铭利走进门来,大声说道:“姑姑,我婆让我来看九先生病好了没?看需要帮啥忙,就让我做做。”
张花听了,这铭利都长成大人了,怎么没有一点礼貌?别人喊九先生,他也跟着喊,连忙纠正道:“叫爷爷,怎么敢乱称呼,你在家里没事吗?你爷没在家吗”
这走亲家这门亲,本来是铁锁的专利,其他人来的很少。今天他帮着儿子干活去了,老伴前边听别人说,自己的女儿都去县城给公公抓药去了,心里担心女儿,没出过门,怎么能应对?今天她告诉老伴铁锁将孙子替换了,就让孙子来看女儿家什么情况。要是让老头借机去女儿家,那就得耽搁一天的活路。这铭利也跟着爷爷来过姑家,但他来就只顾和金豆玩耍,根本没记着怎么称呼九先生。他只听爷爷喊九先生,进门前想了半天,才想起这个称呼。
张花训斥侄儿,张铭利脑瓜灵活,立刻转过了过来,上前问:“爷爷,病好了没?我婆让我来看看你,你现在能吃饭不?能走路不?”他嘴上这样说,可心里却想,自己不是有爷爷吗?怎么能把九先生叫爷爷?以后两个爷爷在一起怎么区分?
九先生听了,也没有和孩子计较,早已习惯别人叫自己九先生,见孩子问他,便回答道:“我这病吃了好多药,就是好不起来,吃饭就是没有胃口。你婆真有心,让你来探望我,走累了吧,赶紧坐下歇会。”转过头给老婆李梅花说:“快去给娃弄些吃的来,翻了一架大沟,肯定饿了,娃娃消化快,容易肚子饿。”
“我是吃过饭来的,肚子不饿,就不要做饭了。”张铭利回答着九先生的客气话,回头看见金豆在那里生闷气,好生奇怪,就问道:“这姑父又是怎么了,谁惹你生气了?”张铭利小时候和金豆玩,又陪金豆念书,现在必定长大了,懂点事了,看着金豆一脸不高兴,就问姑姑。一家人都没人回答他的问话,谁回答,都觉得尴尬。
九先生看着张铭利,感觉他就像个大人似的很懂事,再看自己金豆,个子不低,但性格和孩子一样,老是长不大,气的他叹了口气,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心里想,金豆要是能像铭利一样该多好,干啥事就能让人放下心来。
真是:人比人来活不成,马比骡子驮不成。
别人孩子真懂事,自家孩子成顽童。
张花看着自己的亲侄儿,就像有了主心骨一样,马上就想到,让侄儿跟着金豆去趟城里,自己不就放心了?就给侄儿说道:“铭利,你过来看爷爷,家里活不忙吗?你爷干啥去了?”
铭利有点不耐烦的说:“家里的活老是干不完,我也是天天跟着干活,真是累死了。我给我婆说了,我婆就让我爷替我去干活,让我替我爷来走亲戚。”张铭利回答姑姑的问话。
这铭利干活自然赶不上爷爷,他婆心里有数,让铭利来,留住老伴,要不铁锁要借着看亲家,出门就得浪费一天时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浊流滚滚》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全本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全本小说网!
喜欢浊流滚滚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浊流滚滚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