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8 章:朝野议权(至元四十九年二月中旬中枢百官议萧虎授权之举)
至元四十九年二月中旬的中都,春寒渐消,枢密院议事厅外的玉兰花苞已缀满枝头,厅内却比往日更显热闹 —— 百官按品阶分列,紫袍的枢密院武将、绯袍的中书省文官、青袍的御史台监察官,手中或持笏板,或捧卷宗,低声交谈的话语里,皆绕不开三日前萧虎授忽必烈半符之事。
厅正中的铜炉燃着沉香,烟气袅袅缠绕着梁上悬挂的元代疆域图,图中中都周边用朱笔圈出的禁军卫所,正是此次授权的核心区域。萧虎身着紫色公服,端坐主位左侧,指尖轻叩案上的 “半符授权章程”,目光扫过厅内百官 —— 禁军统领的铠甲泛着冷光,户部尚书的账册摊开在膝上,御史台李御史的监察记录册页微微翻动,每个人的神色里,都藏着对这场授权的评判。
耶律楚材立于主位右侧,手中捧着《元代宗室掌兵旧例》,指尖停在 “蒙哥掌漠北兵” 的条目上。待百官安静,他缓缓开口,声音透过沉香烟气,清晰落在每个人耳中:“萧将军授忽必烈半符,既予宗室历练之机,又以监督束其兵权,此乃兼顾安稳与培养的治世高招,当为后世军政之鉴。”
话音落时,厅内先是短暂的寂静,随即响起细碎的附和声 —— 禁军统领轻抚铠甲上的兽纹,户部尚书颔首翻看账册,连素来严苛的李御史,也缓缓收起了记录册,一场关于 “授权与制衡” 的朝野评议,就此展开。
枢密院的这场议事,并非刻意召集的评议大会,却因萧虎授权忽必烈之事,成了百官自然聚焦的焦点。从晨光初露时的官员聚首,到议事厅内的细节排布,每一处都透着 “军政决策牵动朝野” 的凝重,也为后续的多元反应埋下伏笔。
天刚蒙蒙亮,枢密院外的石阶上便已有官员等候。禁军统领身着玄铁铠甲,甲片碰撞发出轻响,他与身旁的刘七低声交谈,目光不时扫向厅内 —— 三日前忽必烈接符时的场景仍在眼前,半符的虎首半纹、誓书的朱红印泥,都成了此刻热议的由头。“萧大人这步棋,看似放权,实则把缰绳握得更紧了,” 禁军统领摩挲着铠甲袖口的铆钉,“半符无调兵权,再加上虎卫监督,中都禁军断不会出脱欢那时的乱子。” 刘七点头,指尖按在腰间的短刀刀柄上:“监督章程已发至各卫所,后续只需盯紧实务,便无大碍。”
辰时过半,百官陆续入厅,按 “武左文右” 的旧例分列。左侧的武将队列里,除了禁军统领与刘七,还有枢密院下辖的各路军职官员,他们或持兵符副本,或带训练记录,眉宇间多是认同 —— 武将更重军务实效,萧虎的授权既未削弱中枢对禁军的掌控,又能借忽必烈之力分担训练压力,正合他们心意。右侧的文官队列中,户部尚书早早摊开了中都禁军粮草账册,礼部尚书则捧着《大元通制》,不时与身旁的吏部尚书低语,文官们更关注 “制度合规” 与 “治世影响”,需从章程与祖制中找到支撑。
厅内的陈设也悄然呼应着议题。主案上除了 “半符授权章程”,还并列摆放着两份文书:一份是忽必烈的接符誓书,朱红印泥仍显鲜亮;另一份是《元代宗室掌兵旧例》,耶律楚材昨夜特意标注出 “半符授受”“监督机制” 的条目,供百官参考。案旁的铜炉里,沉香是萧虎特意选的 “安神香”—— 他知晓百官对此事必有不同看法,需借沉静的香气缓和可能的争执,让评议更聚焦实务而非情绪。
待萧虎与耶律楚材入厅,厅内瞬间安静下来。萧虎抬手示意,礼仪官高声唱喏:“今日议事,先议中都禁军授权之事,百官可各抒己见,无分文武,皆以实务为要。” 话音刚落,禁军统领便率先出列,手中捧着禁军训练细则,朗声道:“末将有话要说 —— 萧大人授半符、设监督,实乃防患未然之举,臣以为当赞!” 他的话如石子投入水中,瞬间激起百官的议论声,议事厅内的氛围,就此从沉静转向热烈。
枢密院的武将们常年执掌军务,最懂军权失控的隐患,也最能体会萧虎 “授权有度” 的深意。他们的赞誉多从 “实务安全”“训练实效” 出发,结合过往军权风波,对比萧虎的安排,字字句句都透着对军务稳定的看重。
禁军统领是第一个公开赞誉的武将。他手持禁军训练细则,走到厅中,将细则摊在案上:“各位请看,忽必烈接符后,中都禁军的训练仍按枢密院章程进行,辰时骑射、午时阵法,一丝未改;更有虎卫监督人员每日巡查,训练达标率需当场记录,不可虚报。三日前东城卫演练阵法,虎卫监督长张诚在场记录,发现三人未达标,忽必烈当即要求加练,这便是监督的实效。”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厅内:“前有脱欢私调兵马之祸,今日萧大人以半符限权、以监督束行,正是为了不让军权旁落,此乃防患未然,末将佩服!” 说罢,他躬身向萧虎行了一礼,铠甲甲片碰撞的脆响,在厅内格外清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巴图虎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巴图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