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5 章:北征领命(至元四十六年秋萧虎命那拉珠尔统兵北上)
至元四十六年秋的中都皇城,晨雾尚未散尽,白虎殿外的汉白玉栏杆上凝着细碎露珠。那拉珠尔身着墨色锦袍,腰间系着玉带,快步走向殿门 —— 昨日通政院传来急报,阿鲁台收缩兵力据守杭爱山,萧虎召他今日入宫议事,他心中清楚,此行定是关乎西北平叛的重任。殿内传来内侍的唱喏声,那拉珠尔整理了一下袍角,昂首步入殿中,见萧虎正立于案前,凝视着墙上的西北舆图,案上摆着一份 “兵力调配册”,朱笔标注着 “五万” 字样。
“儿臣那拉珠尔,参见陛下。” 那拉珠尔躬身行礼,声音沉稳。萧虎转过身,目光落在他身上 —— 那拉珠尔年近四十,鬓角微霜,却身姿挺拔,多年的军旅生涯让他透着一股沉稳锐利。“免礼,” 萧虎指着案上的册子,“阿鲁台收缩兵力,欲凭杭爱山地利顽抗,还试图拉拢忽都鲁帖木儿,局势比预想的更紧迫。昨日白虎殿议事,已定下‘雷霆平叛’之策,今日召你,是要委你统兵之任。”
那拉珠尔心中一凛,上前一步:“陛下若信得过儿臣,儿臣愿领兵前往,平定阿鲁台叛乱。” 萧虎拿起册子递给他,册页上清晰写着 “统兵五万,含两万虎卫、三万常规骑兵,自中都北上,经蒙古故地与博罗大军汇合”。“五万兵力,其中两万是虎卫,” 萧虎语气加重,“虎卫是中央精锐,装备玄铁甲、角弓,每兵配两匹战马,非重大战事不调遣,此次派给你,是因阿鲁台事关西北安稳,不容有失。”
那拉珠尔接过册子,指尖划过 “虎卫” 二字,知道这份信任的分量:“儿臣定不负陛下所托,管好这五万兵力,尽快与博罗汇合,按议事定下的三路进攻之策,击溃阿鲁台的中军。” 萧虎走到他身边,拍了拍他的肩:“你随朕征战多年,熟悉草原战事,又懂宗藩习性,这领兵之任,非你莫属。只是阿鲁台兵力虽杂,却占地利,你需谨慎行事,既要速胜,也要保重自身。”
殿外传来脚步声,内侍通报 “巴图额尔敦求见”。萧虎笑道:“说曹操,曹操到。你长孙巴图额尔敦,昨日得知要平叛,便主动请战,朕已准他任先锋,随你一同北上。” 巴图额尔敦身着轻甲,大步走入殿中,躬身道:“祖父、父亲,孙儿(孩儿)愿为先锋,清理沿途阿鲁台的巡逻兵,为大军开路!” 那拉珠尔看着儿子挺拔的身影,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又带着几分担忧:“先锋之职凶险,你需多加小心,不可冒进。” 巴图额尔敦道:“父亲放心,孩儿去年随父亲在蒙古故地削藩,熟悉草原地形,定能完成先锋之任!” 晨光透过殿窗,洒在父子二人身上,一场关乎西北平叛的领命,在白虎殿落下帷幕。
两万虎卫的调遣,是此次统兵的关键 —— 虎卫作为中央精锐,常年驻守中都近郊的虎卫大营,非萧虎亲旨不得调动,其选拔、装备、集结,每一步都透着严谨,也彰显了此次平叛的重要性。
虎卫大营位于中都西北二十里,营墙高两丈,由青砖砌成,门口立着两尊石雕猛虎,营内士兵均是从全国驻军挑选的精锐,需满足 “身高六尺、弓马娴熟、战场立功三次以上” 的标准。接到萧虎的调遣圣旨时,虎卫指挥使孛鲁台正在营中操练士兵,听闻要调两万虎卫随那拉珠尔北上平叛,立刻停止操练,召集各千户、百户将领议事。
“陛下亲旨,调两万虎卫,配足装备与战马,三日内集结完毕,随那拉珠尔将军北上,” 孛鲁台手持圣旨,声音洪亮,“虎卫是陛下的亲军,此次平叛,既要显我虎卫战力,也要助那拉珠尔将军尽快平定阿鲁台,不容有半分差错。各千户需即刻清点士兵,挑选最精锐者,老弱、新补者一律不得入选。” 千户将领们齐声领命,转身快步离开,前往各营挑选士兵。
虎卫的装备筹备格外细致 —— 每名虎卫配玄铁甲一套(甲重三十斤,可防刀箭)、角弓一张(拉力五十斤,射程百步)、破甲箭三十支(箭头为精铁打造,可穿透普通皮甲)、玄铁刀一把(刀长三尺,锋利无比);每两兵配三匹战马(两匹乘用,一匹驮装备与干粮),战马均是四岁口的壮马,由兽医逐一检查,确保无疾病、无外伤。
孛鲁台亲自督查装备筹备,在甲胄库中,他拿起一套玄铁甲,手指敲了敲甲片:“这甲片厚度需达三分,若有薄于两分五厘的,一律更换,绝不能让士兵穿着不合格的甲胄上战场。” 甲匠们不敢怠慢,逐一检查甲片,将不合格的挑出,更换新的甲片。在战马饲养场,孛鲁台看着兽医检查战马,叮嘱道:“每一匹战马都要登记在册,标注毛色、年龄、特征,若有丢失或死伤,需及时上报,从备用马中补充。”
三日后,两万虎卫在虎卫大营校场集结完毕,身着玄铁甲,手持角弓,胯下战马嘶鸣,气势如虹。孛鲁台向那拉珠尔交令:“那拉珠尔将军,两万虎卫已集结完毕,装备、战马均已配齐,随时可随将军北上!” 那拉珠尔看着这支精锐,心中更有底气:“有虎卫相助,何愁阿鲁台不平!” 萧虎派来的内侍宣读圣旨,任命孛鲁台为虎卫统领,协助那拉珠尔管理虎卫,两万虎卫齐声领命,声震云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巴图虎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巴图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