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章:珠尔点兵(至元四十六年夏那拉珠尔率三千虎卫携虎蹲炮驰援蒙古故地)(至元四十六年夏五月二十六?中都虎卫大营 / 工部炮局 / 枢密院校场 / 那拉珠尔府 / 蒙古故地驿路)
至元四十六年夏五月二十六,中都虎卫大营的晨号尚未吹响,枢密院的调兵符已送至那拉珠尔府 —— 黄麻纸符牌上钤着 “皇帝宝印” 与 “枢密院印”,正文 “调虎卫三千,携虎蹲炮五十门,赴蒙古故地驰援,那拉珠尔为总兵官” 的字迹力透纸背。那拉珠尔捏着符牌,指尖划过 “虎蹲炮五十门” 的标注,昨夜萧虎的叮嘱仍在耳边:“阿里不哥已勾结合丹部脱脱支系,黑松林藏马增至万匹,还在主帐外筑了箭楼,李衡的急报说‘部民被胁迫,不敢配合量牧’,若不派重兵携炮威慑,恐成燎原之势。”
府吏此时递上最新急报,桑皮纸上的墨迹还未全干 —— 细作探得 “脱脱部派两百骑士赴阿里不哥部,携带弓矢与牧草,似要联合抗命”,另有 “阿里不哥之子率亲信赴乃蛮部,游说共同抵制元廷量牧” 的记载。那拉珠尔将急报拍在案上:“他这是铁了心要跟朝廷作对!之前三百虎卫是威慑,现在三千虎卫带炮,是要让他知道,朝廷的底线绝不能碰。” 他对副将巴特尔道:“你立刻去虎卫大营,传我将令,各卫所即刻集合,凡‘骑射优、懂号令’者,皆入选拔名单,午时前在校场待命。”
巴特尔领命而去,那拉珠尔则赴枢密院见萧虎。大堂内,耶律楚材正指着蒙古故地地图道:“阿里不哥在‘黑松林 - 鹰嘴崖’一线设了三道哨卡,脱脱部的骑士已到北滩牧场,若两军汇合,李衡的驻营会被彻底包围。五十门虎蹲炮是关键 —— 石弹射程百步,能轰开箭楼,却不会伤及太多部民,既显威慑,又留安抚余地,这是‘以炮压阵,以兵护实务’的万全之策。” 萧虎补充:“炮队操作手由工部炮局选派,已在大营等候,你去后需亲自核验,确保每门炮都能正常使用,每名炮手都懂操作。”
那拉珠尔躬身应道:“请大人放心,那拉珠尔定不负所托。只是三千虎卫需分三批出发,炮队行得慢,得提前安排驿路补给,每十里设一个‘炮车停靠点’,不然恐误了行程。” 萧虎点头:“已让行省通知蒙古故地驿路,每十里备马、粮草与炮车维修工具,你只管点兵出发,后勤无虞。” 临行前,耶律楚材递过 “劝降书新稿”:“若阿里不哥在炮队抵达前投降,可免其‘勾结合丹部’之罪,仍保留代养马五千匹,你记住,不到万不得已,别开炮,咱们要的是治理,不是杀戮。”
五月二十六辰时,那拉珠尔抵达虎卫大营 —— 营内已鼓声震天,各卫所士兵身着玄色皮甲,手持长矛列队,阳光照在甲片上泛着冷光。他翻身下马,拔出腰间弯刀,指向蒙古故地方向:“阿里不哥抗命,勾结外藩,胁迫部民!今日点兵,是为朝廷威严,为故地安定,凡随我出征者,需遵号令、守纪律,若有功,朝廷必有重赏;若违令,军法处置!” 士兵们齐声呐喊:“遵令!” 声震大营,一场关乎蒙古故地安定的大规模点兵,正式拉开序幕。
五月二十六巳时,中都虎卫大营校场上,三千虎卫的遴选正按 “三项严苛标准” 推进 —— 那拉珠尔与巴特尔分坐高台两侧,台下士兵按卫所列队,每队百人,依次接受考核。第一项 “骑术考核”:士兵需在马背上完成 “射箭中靶、俯身拾旗” 动作,马速需保持匀速,落地时马不能失蹄。一名来自左卫的士兵,骑马飞驰时俯身拾起地上的红绸旗,同时一箭射中百步外的靶心,那拉珠尔点头:“此人文武双全,编入骑兵队前锋。”
士兵需负重三十斤(含皮甲、武器)奔袭一里,再举石锁(重五十斤)坚持三刻钟。右卫的年轻士兵铁木真,虽年仅二十,却奔袭后仍面不改色,举着石锁道:“统领,俺还能再举半个时辰!” 巴特尔笑着道:“好小子,有劲儿!编入炮队,负责搬运炮弹。” 考核中,有十余名士兵因 “体能不达标” 被淘汰,那拉珠尔对他们道:“回去好生训练,下次出征仍有机会,别灰心。”
由参军念诵 “蒙古故地部落号令”(如 “举旗前进”“鸣炮警示”“就地防御”),士兵需立刻做出对应动作,且能用蒙古语重复号令。这是因蒙古故地多部落牧民,懂号令能避免 “误判友军”。一名来自中卫的士兵,不仅动作标准,还能纠正其他士兵的蒙古语发音,那拉珠尔道:“你懂蒙古语,又识号令,编入传令队,负责各队联络。”
遴选间隙,那拉珠尔特意召见 “有蒙古故地作战经验” 的老兵 —— 四十岁的老兵博罗,曾随忽必烈平定阿里不哥之乱,熟悉黑松林地形。那拉珠尔问:“博罗,黑松林的地形适合炮队展开吗?” 博罗躬身道:“回统领,黑松林东侧有片开阔地,可设炮阵;西侧是干涸河床,炮车难行,需提前派骑兵清理碎石。另外,那里多风,射箭易偏,炮弹出膛时需算好风向。” 那拉珠尔点头:“你经验丰富,任炮队副统领,协助管理炮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巴图虎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巴图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