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4 章:萧女明志(至元四十五年春的萨仁辨信与立场)(至元四十五年春?临安西暖阁与中都白虎殿情报房)
至元四十五年春五月十七日,临安西暖阁的晨光刚透过窗棂,楚兰(萨仁侍女,元廷细作)便捧着一叠 “中都往来文书” 匆匆进来 —— 她刚从元廷驿馆取回信件,其中一封标注 “楚兰亲启” 的信,却让她心生疑窦。“姑娘,这封信不对劲,” 楚兰将信递给萨仁,指尖微微发颤,“说是我写给中都的,可我根本没寄过。”
萨仁接过信,先看信封上的署名 ——“楚兰谨上” 四字,初看与楚兰笔迹相似,可她与楚兰朝夕相处,深知其书写习惯:楚兰写 “兰” 字时,竖钩收笔会带一个小弯钩,像草原的新月;而信上的 “兰” 字,竖钩直挺,毫无弯钩痕迹。“你先别急,” 萨仁安抚楚兰,“咱们拿你之前的文书比对,看看是不是有人仿冒。”
楚兰立刻从书架上取下三封旧信 —— 分别是写给李默的 “双法进展信”、写给耶律楚材的 “军情简报”、写给萧虎的 “生辰贺信”。萨仁将假信与旧信平铺在案上,逐字比对:假信中的 “互” 字横画虽斜,却斜得刻意,不如楚兰原字自然;“中都白虎殿” 的 “都” 字,楚兰常将 “者” 部连笔,假信却断笔明显;最关键的是信尾 “盼速复” 三字,楚兰的 “盼” 字左点轻、右点重,假信却两点均等,像刻意临摹的痕迹。
“这是假的,” 萨仁笃定道,“仿字的人只学了形,没学懂你的笔势 —— 你写‘军情’二字时,‘军’的竖画会略向左倾,这是你小时候练字养成的习惯,外人不知道。” 楚兰松了口气,却又担忧:“姑娘,谁会仿我的笔迹写信?会不会是史宅之的人?他还被关在羁押营,会不会想搞事?” 萨仁眉头紧锁:“很有可能 —— 假信若送到中都,萧爷爷若信了,定会调兵,临安的元军兵力减弱,史宅之就能趁机翻盘。”
为确认假信内容,萨仁用 “甘草水”(元廷细作用于显影隐墨的常用剂)涂抹信纸 —— 隐墨写的 “中都空虚”“速袭中都” 等字样渐渐显现。“果然是冲着中都来的,” 萨仁脸色凝重,“史宅之想诱萧爷爷轻进,咱们必须尽快把消息传到中都,帮萧爷爷识破这诡计。” 楚兰立刻道:“姑娘,我去联络老周,让他把消息送出去!” 萨仁却摇头:“老周是外围细作,传递情报需时间;且假信可能已在途中,咱们得用更隐蔽、更快的方式。”
知晓假信阴谋后,萨仁在西暖阁的窗前站了许久 —— 窗外的流民织坊里,工匠们正忙着织暖毯,小翠(侍女)在旁指导,一派安稳景象。她的心里,却在 “个人情感” 与 “治世立场” 间反复权衡:史宅之虽为南宋权臣,却也曾是双法协作的对象;而萧虎是她的祖父,虎都书院的治世理念是她从小践行的准则,假信事件,让她必须做出明确抉择。
第一个挣扎是 “对南宋残余的复杂情感”。萨仁在临安待了两年,见过南宋宗室的软弱,也见过流民因粮荒受苦 —— 她曾希望 “通过双法让南宋主动归附”,不愿看到战乱再起。假信若成功,临安百姓会再次遭难,流民织坊会毁于一旦,这是她最不愿看到的。“我不是要帮元廷灭南宋,” 萨仁对自己说,“是要帮百姓保住安稳 —— 史宅之的权力欲,不能用百姓的命来换。”
第二个挣扎是 “家族与虎都的双重责任”。作为萧虎的孙女,她有责任保护祖父不被误导;作为虎都书院的核心成员,她更有责任践行 “治世为本、护民为先” 的理念 —— 假信若让萧虎做出错误决策,不仅中都可能遇袭,江南的双法推进也会停滞,这与虎都的治世目标背道而驰。“萧爷爷常说,治世者要‘明辨是非,不徇私情’,” 萨仁想起祖父的教导,“史宅之的阴谋,我不能坐视不管。”
第三个挣扎是 “暴露风险的考量”。暗助萧虎识破假信,若被史宅之的残余势力(如李福)发现,她与楚兰、老周都会暴露,甚至危及西暖阁的流民。她想起之前赵昀对她的猜忌,想起史宅之的挑拨,心里难免有些后怕。“可若不行动,风险更大,” 萨仁握紧拳头,“临安的安稳,比我的安危更重要;萧爷爷的决策,比我的顾虑更关键。”
楚兰看出萨仁的挣扎,轻声道:“姑娘,我知道你担心,但咱们是元廷的细作,更是护民的人 —— 假信若成,流民会再次挨饿,织坊会倒,咱们之前的努力就全白费了。” 萨仁看着楚兰,又看向窗外的流民,终于下定决心:“你说得对,咱们必须行动 —— 不仅要送消息,还要让萧爷爷知道,这假信是史宅之的诡计,临安的残余势力还在活动。”
她走到案前,拿起楚兰的旧信,在空白处写下 “辨信三法”(比对笔势、核查隐墨、验证日常习惯),道:“这些是识破假信的关键,咱们要把它和假信的内容一起传到中都 —— 萧爷爷看到,定会明白。” 心理挣扎的结束,标志着萨仁从 “被动协作” 转向 “主动担当”,她的抉择,不再受个人情感左右,而是以治世与百姓为核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巴图虎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巴图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