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6 章:妆奁藏机(至元四十四年秋的临安情报线)(至元四十四年秋?中都萧府与临安驿馆)
萧府的偏院,烛火在深夜仍亮着。萧虎坐在案后,面前站着一名身着青布裙的女子 —— 楚兰,年方二十,双手垂立,指节处有淡淡的老茧,显非普通侍女。她是白虎堂旧部,三年前曾随萧虎在燕云执行 “驿路情报核查”,因擅长伪装、能识密写,被萧虎选中为萨仁帖木尔(萧玉)的随行侍女,实为潜伏眼线。
“此次随萨仁去临安,你的身份是‘陪嫁侍女’,” 萧虎推过一本《侍女名录》,上面已填好楚兰的假身份:“楚氏,江南流民,被萧府收留,善针线、懂临安话。” 他顿了顿,从箱底取出一枚青铜虎纹佩(白虎堂信物,非银饰):“凭此佩可联络临安细作‘木商老周’,若遇紧急情况,摔碎佩饰,会有接应。”
楚兰接过佩饰,指尖摩挲着虎纹:“将军放心,属下明白 —— 表面照顾萨仁姑娘起居,暗中传递情报,重点查临安粮储、禁军布防,还有史宅之与徐党的动向。” 她曾在燕云伪装成农妇,骗过元廷的核查,深知 “越普通越安全”,主动提出:“属下会多做针线活,少说话,不引起南宋官员注意。”
萧虎又嘱咐:“萨仁心思细,你需把握分寸,别让她察觉异常。若她问起你的过往,就按名录说,别多添细节。” 他还让楚兰去工部取 “特殊针线”—— 线芯裹着细铜丝,可在暗处反光,便于夜间联络时识别。楚兰躬身应诺,转身时,案上的烛火映着她的身影,显露出与普通侍女不同的挺拔脊背 —— 这是白虎堂旧部特有的干练。
出发前一日,楚兰去见萨仁,手里捧着一套粗布裙:“姑娘,临安天气潮,这套裙子吸汗,属下帮您缝了暗袋,可放随身之物。” 萨仁接过裙子,摸着暗袋,笑道:“你想得真周到。” 她没察觉,暗袋的针脚里,已藏好了传递情报的 “伏笔”。
楚兰的密信,是写在桑皮纸上的小字,内容为 “查临安粮储 expiry、禁军老弱比例、史徐党争细节”,用的是 “醋浸墨”(古代密写术,需用草木灰水涂抹才显字),避免被搜出时暴露。制备时,她在萧府的小厨房,借着烧火的掩护,将桑皮纸裁成巴掌大,用细笔蘸醋墨书写,写完后反复检查,确保无涂改痕迹。
为隐藏密信,楚兰选了萨仁的 “陪嫁衣物”—— 一件粗布袄的夹层。她将密信折成小块,用浆糊轻轻粘在夹层的桑皮纸衬里,再用同色丝线缝好,针脚与原衬里的针脚完全重合,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粗布袄是日常穿的,南宋官员不会特意检查,” 楚兰对自己道,“就算检查,也只会看表面,不会拆夹层。”
她还准备了 “应急密信”—— 用炭笔写在嫁妆清单的背面,内容为 “若遇困,往平江府找‘周记木行’”,字迹极淡,需在阳光下斜着看才能发现。清单是萧府拟定的,详细列着 “桑皮纸百张、木梳五把、粗布裙十条” 等物品,楚兰特意在 “桑皮纸百张” 旁画了个极小的 “虎纹点”,作为与细作接头的标记。
制备完成后,楚兰将衣物和清单放入嫁妆箱,箱子外层裹着蓝布,与其他嫁妆箱无异。她还在箱子角落刻了个 “兰” 字(自己的代号),方便后续识别 —— 这是白虎堂的惯例,每个潜伏者的物品都有隐秘标记,便于内部对接。
萧虎的亲信来检查时,楚兰打开箱子,指着粗布袄道:“密信在夹层,清单背面有应急信息。” 亲信用草木灰水涂抹桑皮纸,密信内容显现,他点头道:“做得好,记住,情报要及时传,若南宋有异动,第一时间发信号。” 楚兰应诺,将箱子重新封好 —— 这箱嫁妆,从此成了元廷渗透临安的 “情报载体”。
嫁妆清单的暗号,是楚兰与白虎堂预先约定的 “物品代码”,每样物品的数量、规格都对应特定情报方向,既符合 “陪嫁” 的合理性,又能隐藏信息,避免被南宋官员识破。
“桑皮纸百张” 对应 “临安粮储”:百张代表 “粮储单位(石)”,若细作反馈 “纸有破损”,则指 “粮储不足”;“纸色发黄” 指 “粮储过期”。楚兰在清单上特意注明 “纸厚三分,无破损”,实为传递 “需查粮储是否完好” 的指令 —— 这是她与细作的第一重暗号,用物品状态代指情报内容。
“木梳五把” 对应 “禁军布防”:五把代表 “临安五处禁军驻地”,梳齿数量对应 “驻地兵力”(如十齿梳指 “千人驻”,八齿梳指 “八百人驻”)。清单上写着 “木梳五把,十齿三把、八齿两把”,实为让细作核查 “三处千人驻地、两处八百人驻地” 的兵力是否属实 —— 这是第二重暗号,用物品规格代指情报细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巴图虎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巴图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