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老二让大舅哥别当甩手掌柜,出来多管管事,也好长长经验。
徐大舅不在意的说:“到那时不是有徐奎吗?他可是娶过亲的,是个有经验的了,哪里还用我来管?”
云老二笑他:“你托懒还有理了,照你这么说,你也是娶过亲的,也是有经验的,干嘛还都要推给我?”
徐大舅狡辩:“你不是才娶过大儿媳妇,不可能就忘了,我那不是时间长了,当然已经不记得吗?”
云老二还有很多事情要忙,没那么多功夫在这里磨嘴皮子,只得说:“你是举人,又是大哥,我说不过你。”
徐大舅觉得自己打嘴仗也终于赢了这个妹夫一次,高兴的哈哈大笑。
云老二家,如今家有老爷子坐镇,谁来都不带怕的,于是放心大胆的倾巢出动,去徐家喝喜酒,除了梅子,连抱弟都带上了,呼呼啦啦一大群人,就跟要去谁家吃大户一样,赶往下台村。
今天上午,徐家去女方迎亲,云新晨四兄弟齐上阵。云新阳这次不再是那个抬鱼的,当然也没有抬其他东西就是,有那么多大小伙子在,他和吴鹏展两个半大的孩子,外加徐越,三个小秀才,说白了不过是跟着装点门面的摆设罢了。
五弟兴旺依然是抱公鸡的那个,但是鸡吗,呵呵,一路上当然都是大哥替他拎着,他吗,这种场合一般只负责搞笑,他问一个堂哥:“为什么娶亲时,新郎娶走了人家闺女做新娘子还不够?还要拿一只公鸡来娶走人家一只母鸡做新娘子。”
这个大家都只知道人家这样做,自家也这样做,就觉得风俗本该如此,还真没有人说的好,是为什么?又问:“一会我抱着鸡,我和公鸡两个,一人一鸡,人家只给一个红包,是不是不太好啊?到底是给鸡的还是给我的呢?我要是拿了红包装兜里了不分给鸡,你说鸡会不会有意见呢?”
一个堂哥逗兴旺说:“我觉得鸡一定会有意见的,毕竟人家娶了媳妇回家也是要养媳妇的。”
“鸡不都是东家养吗?我也没见我家的那只公鸡去给它媳妇买东西呀,顶多也就是捉一只虫子送给母鸡吃,它那只母鸡傻媳妇就已经很高兴了。再说公鸡它识数吗?认得钱吗?知道钱怎么花?去哪买东西吗?”兴旺想了想又问:“你怎么知道鸡有意见的,难道你会和鸡说话,是他告诉你的吗?”惹的大家起哄大笑。
云新阳发现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天徐家还带了个鹅,说是女方老家那里的传统,“一个嘠喽(鹅的叫声),换一个丫头”。俗话说十里不同俗,这还没到十里呢,风俗就不一样了。
兴旺知道了又开始了他的发问:“新娘的家在哪里呀?”
一人回答:“在上埠镇,马上就到了。你是不是累了?要不要我抱着?”
新娘娘家住在上埠镇镇南头,爹是个童生,听说家里有一个铺面,也有少许田产,家里只兄妹两人,人口倒是和徐家一样,极其简单。依着徐家的条件,长媳本可以找一个条件更好的人家,可惜家有一个疯婆娘,徐奎这不就掉价了吗?
兴旺又问:“”新娘子家,还有其她姐妹吗?”
“你问这个干什么?难不成你也想娶媳妇了?”兴旺问。
兴旺诚实的摇摇头:“我还小呢,不用娶,我想着他们家的姑娘那么便宜,一只老鹅就能换取一个媳妇,要是有的话,你们还没有媳妇的,赶紧去镇子上买只老鹅送他们家,就可以顺便也娶一个呀。”
兴旺这天真的话,又惹得大家哄堂大笑,对着徐奎说:“这么便宜的一个媳妇,你不会是打着灯笼找的吧?”
到了新媳妇曹家,曹家倒是出了几个对子让徐家人来对,徐奎写策论八股文不行,偏偏一般读书人用来装文雅的对对子和作诗,倒是不含糊。压根不用三个小秀才来帮忙,自己就可以上。
武的堵门比人气推人墙,云家有的是小子,云新阳和吴鹏展这两个练功之人都用不到,更何况是徐越这个文弱的小秀才。
云新晨他们今天来抬嫁妆,不像平日里别家娶亲那样,所谓抬嫁妆的人,只是一个说法和摆设,没有什么东西可拿,今日是名副其实的抬嫁妆,有灯柜,高柜,矮柜,两口箱子,两个木盆,箱架盆架,还有一个净桶。不过净桶是女方的人拿着的,按这里的习俗,女方拿净桶的人,男方也是要给红包的。
云新阳他们几个小秀才是空着手大摇大摆的来,又空着手大摇大摆的回,啥也没干。有人开玩笑说他们是用来装点门面的摆设,结果还真是名副其实。
回到徐家的时候,吴夫子他们几个夫子也已经到了。云新阳今天的任务已经完成了,余下时间只负责陪着吴鹏展吃吃喝喝就行了。
兴旺倒是还有个任务,就是新娘入洞房时,负责窗户纸的第一桶,好在晚上是有月亮的,等兴旺捅完窗户,大家闹完新房,月亮婆婆也爬出了地平线,慢慢的挪向天空,将带着一丝寒凉的月光洒向地面,为云新阳他们这些夜行的人们照亮前面的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云老二一家的传奇故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云老二一家的传奇故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