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儿,你可知道,朕为何要进行这样的军事改革?
不是朕在朝堂上说的,而是改革军制这两三个月来,你自己有何想法?”
去立政殿的路上,李承乾背着双手问。
他一直在不遗余力的培养李象,身为父母,自然要为孩子计。
虽然不能让李象做皇帝,但他也希望,李象会是一个合格的王。
这一年多的时间过来,他和李象的这种讨论,在每一次朝会之后都会有。
无非就是或多或少……
李象双手抄在衣袖中,环抱在胸前。
原本他没这么大胆,在李承乾面前,他始终保持一个很稳重,也很知礼的形象。
不过,潜移默化之下,又是真真正正相处了一年,李象也放松了很多。
李象嘴里吐着白茫茫的雾气,脚下踩着未清扫干净的积雪,视线投注到远方白茫茫的楼阁。
好一会儿才张口说:“父皇,虽然您在朝堂上说的那些,听起来都很有道理,儿臣也没办法反驳。
但是儿臣总觉得,你好像在下一盘大棋。
这盘大棋,儿臣看不懂。
至于说,军队的灵魂和精神,儿臣倒是觉得,对百姓的确是极好的。
百姓别说看到军队,就算是看到衙役,甚至哪怕看到一些小地主的仆人,都是既害怕又厌恶的。
不欺负他们,不找他们的麻烦,无视他们,对于百姓来说,就是很值得高兴的。
更别说,还去救助他们。
只是,父皇,我总觉得,这件事情推行不易。
哪怕您已经动刀,前后根除的人按照十万计来算。
可是,他们最多就是恐惧一时。
等风头过去之后,该怎么干还是怎么干。
天高皇帝远,这是您告诉儿臣的,好像事实也的确是这样。
在朝堂上,不管多么有利的政策,放下去之后,总是会被各种有意无意的曲解。
管理一个国家,实在是太难了。”
“管理国家呀,是非常难!
皇帝这个位置,坐上去之后,除非是想当个昏君,否则都得宵衣旰食,放弃太多太多。
更何况,方方面面,如果仅靠一人之想法,不说这人是不是全知全能。
就是这个想法,也不是随时都有的。
一个国家,方方面面牵扯到的事情实在太多。
任何一条政策,都有既得利益者和被损害了利益的人。
不管这条政策有多好,始终都是伤害一些人,然后让另一些人得利,这就是朕告诉你的分配资源。
那今天,正在告诉你一个新的词——动态平衡!
这天地,这万事万物,每时每刻都在变化。
小到每一个呼吸,大到每一个人的生死,都会引起或多或少的变化。
没有任何制度,是完美无瑕的,必须随着时代而变,也必须随着时间而变。
所以,你看这个军队制度,它就是一个动态的制度。
小到各种中层军官随时调动,大到高层转移战区,中间还夹杂着各种内部比拼。
如此一来,即便是没有打仗,军队也能保持一定的战斗力。
而原本的军事制度,看起来是帮朝廷省钱,实际上是给各种大大小小的野心家,圈养私兵的土壤。
并且,由于各自的利益诉求不同,一旦王朝强大,没有造反的土壤。
这些私兵,最终都会演变成雇农,失去真正的战斗力。
到最后,等于朝廷养着一帮废物,而且还是给各种大大小小的野心家养的。
此事推行不易,但在这种内部竞争和频繁调动的情况下,他们不想遵守新的军队制度,也必须要遵守,除非他们想自己被剔除出去。
再加上,这次朝会下,朕给他们下发的各种细节。
只要酝酿个十年八年,再加上一些带头作用,军队的内部思想,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三年一次的义务兵,能够让更多有为之人,接触到新的军事思想,给他们塑造新的灵魂。
这些义务兵,如果有一定的成绩,又能够返回去加入各地新建的公安局,用来维护治安。
在这种从上而下的思想改造中,潜移默化之下,会形成一大批为百姓办实事的官员。
再加上,从报纸上宣扬,关于军事改革的目标和成果。
让百姓们都知道,以后的兵该是什么样子的。
让他们知道,军法不是开玩笑。
这样一来,就可以形成下层监督。
上层施压,加下层监督,就可以重塑和改造他们的灵魂。
最终,就能达到朕想要的效果!
你发现没有,这也是一种动态平衡?”
李象若有所思,他好像想到了什么。
“还有,科举制度,也是一种动态平衡!
不管在以前,世家有多么横行霸道,可世家的人数有限,终究他们会找一些聪慧的百姓之子,来为自己服务。
这样一来,虽然那些百姓之子成就不高,但终究从百姓之中脱颖而出了。
商业的流动,也是一种动态平衡,这个无需多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唐:开局攻打长安,决胜父子局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唐:开局攻打长安,决胜父子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