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存孟率军攻打葭州失利后,他率部转进笔架山。
看着神一魁喝酒吃肉,攻城破堡队伍迅速膨胀,他很不爽。
自己经营那么多年了,出双湖峪时自己麾下都是练过的精兵,披甲的人也不少,但打下几座县城都没守住。
前些日子传来消息,神一魁居然领着人马把宁夏卫城给拿下来了。
他觉得自己不能再坐着不动了,也想拿个大城下来炫耀一番。
他选择了离米脂不远的葭州,开始率军围困城池。
天气寒冷,攀城登城都很困难,更何况葭州里面还有一千多官军。
张存孟进攻八次都被打回来了,还被卜应第偷袭了一把,也就官军人少自己损失不算大。
当务之急,张存孟觉得要准备提高自己麾下士气。
他已经连败好几仗了,要先拿个软柿子开开刀。
想来想去,他觉得自己可以去打清涧县城,这也是陕北最后一座没有被义军攻破过的县城了。
崇祯四年二月十一日,陕北的清涧县城外,此时晋南地区已经没那么冷了,但是陕北还在下雪,寒风卷着雪粒拍打在清涧的城墙上。
清涧知县周维新站在西城门楼上,望着城外连绵不绝的营帐。
那些用破布搭起的窝棚一眼望不到边,贼寇少说也有好几万人。
他已经动员了城内民壮上城,士绅们也纷纷慷慨解囊,让自家家丁参与守城。
还有榆林兵备道张福臻派去西安运饷银的官军正好路过清涧,也加入了守城的队伍。
城内现在也有四五千防守力量,清涧县城城墙也是加固过的,让周维新没那么害怕了。
"周知县,贼寇在北门堆土垒了!"来助战的榆林守备亲自上城墙来告诉周维新。
周维新握紧剑柄,指节发白。"城内存粮充足,但是防守器械不足,全靠百姓拆屋取石临时修补。"
"张守备,麻烦你传令下去,把你们的炮都调到北门。
等贼寇靠近了给我狠狠地轰,千万别让他们把土包垒起来。
这不沾泥贼才从葭州撤走,洪抚院他一直在追击,咱们守住城池就是一大功,到时候你我都能往上爬一爬。"
"信使已经派出去了,洪抚院他们应该也得知我们这边的情况了。"
张守备抱拳示意,回到了北门,在他的指挥下,七八门小炮连续轰击两三轮,负责垒土堆的义军直接被打的伤亡惨重,这土垒也没堆起来。
今日天色已晚,张存孟决定明天再打,就下令收兵回营。
城外中军大帐内,张存孟正与营中八位掌盘议事。
帐内炭火盆烧得正旺,映得众人脸上光影摇曳。
八个队掌盘子都是带资入股,但是毕竟和张存孟一起这么久了,张存孟对他们的约束力要比东路军那一摊子强一些。
"大帅,探马来报,大批官军在榆林集结,看样子就要出兵,最多两三日就到。"说话的是三队掌盘李晋王。
张存孟这次不打算再跑了,他打算堂堂正正地和洪承畴打一仗,不然自己永远都不安全。
只见他啐了一口浓痰:"怕什么?咱们三万多人,还怕他几千官军?"
他看向一个满脸络腮胡的壮汉:"老张飞,你带人明天再攻一次西门,务必破城!咱们倚城和官军打,胜算要大得多。"
同一时刻,五十里外的绥德城中临时巡抚衙门,延绥巡抚洪承畴正在房间内审视地图。
他身着便服,榆林兵备道张福臻站在一旁,手指在地图上移动。
"抚院,不沾泥部虽号称十万,实则能打的不过万余人。
临洮总兵王承恩已至,我官军虽人数劣势,但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破流寇易如反掌。"
洪承畴微微颔首:"张存孟攻葭州失利,士气已挫。
如今又跑去打清涧这就是找死,正是我军荡平他们的良机。"
他手指重重地点在清涧位置上:"传令王承恩还有张应昌,明日五更出发灭贼于清涧城外。"
洪承畴和张存孟想到了一块去了,都打算消灭对方。
冬天攻城实在太难了,张存孟连攻两天都被挡回去了。
城下义军尸体铺了一层了,虽说大部分都是跟着吃大户的饥民,但是对士气影响很大。
见清涧打不下来,想到洪承畴马上就来了,张存孟下令收兵。
然后杀猪宰羊犒劳所有人,养好精力准备同官军开战。
这次官军准备十分充分,行军也就稍微慢了一些。
不过也在不沾泥围攻清涧后的第四天赶到了城下,这一仗没有任何取巧的机会,就是拼实力。
清涧城外的平地上,官军八千余人列阵完毕。
洪承畴没有穿文官服饰,而是穿着一身山文甲,头戴凤翅盔,骑在一匹白马上立于中军大旗下。
晨光中,官军阵列森严,十余门大将军炮、红夷炮和百余门小炮已经装填完毕,黑洞洞的炮口对准了远处正在集结的农民军。
官军分列三阵,洪承畴所在的中军有一千穿戴棉甲的火铳手,每人腰挂火药壶,肩扛鸟铳和其它火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流贼也可以燎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流贼也可以燎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