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港的晨雾还没散尽时,“探索者号” 的甲板上已经响起了扳手敲击金属的脆响。江浅踩着凝结在防滑垫上的露水走过,靴底碾过几片被海风卷来的枯叶,发出细碎的碎裂声。她抬头望向船尾的起重机,那台吊着磁悬浮注射器的机械臂正在做最后一次俯仰测试,液压杆伸缩时发出沉闷的喘息,像头蓄势待发的巨兽。
“江姐,反物质约束舱的压力测试结果出来了。” 周明远举着平板电脑从船舱里钻出来,蓝色工装的袖口沾着圈银白色的密封胶,“三次加压到 1.5 兆帕都没发现泄漏,但舱体温度比标准值高了 0.8 度,可能是隔热层贴合度不够。”
江浅接过平板时,指尖触到屏幕边缘的毛刺 —— 这台设备昨天刚从实验室运来,边角还没来得及打磨。她放大热成像图,看见约束舱底部有块指甲盖大小的红色区域:“让老陈带两个人把隔热层拆开重铺,用液态氮做冷却介质,我要它在零下 269 度保持绝对稳定。”
甲板角落传来金属碰撞的叮当声,小林正蹲在锚定装置旁校准传感器。他把校准仪的探针贴在钢缆接口处,显示屏上跳动的数字突然从 0.02 窜到 0.17,吓得他手一抖,探针在金属表面划出道浅痕。“又是这个毛病!” 他懊恼地抓了抓头发,“第五次了,只要湿度超过 85%,电阻值就会异常波动。”
江浅弯腰看着那个布满细密划痕的接口,突然注意到密封圈边缘有圈淡淡的锈迹。她掏出随身携带的放大镜,镜片后的瞳孔骤然收缩:“这不是湿度的问题,是密封圈的材质不对。海水里的氯离子会腐蚀丁腈橡胶,换成氟橡胶的,让仓库立刻送二十米过来。”
当仓库的补给船靠岸时,太阳已经升到了桅杆顶端。江浅站在船舷边清点物资,目光扫过堆成小山的设备箱时,突然停在标着 “备用超导线圈” 的箱子上 —— 箱体侧面的防震标签显示曾受过剧烈撞击。她一把扯掉封条,掀开泡沫垫就看见线圈的绝缘层有道两厘米长的裂口,银白色的超导丝像断了的琴弦般露在外面。
“谁负责押运的这批货?” 江浅的声音突然冷下来,指尖戳着那道裂口,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知道这东西在强磁场下会发生什么吗?绝缘层破裂会导致液氮泄漏,整个约束舱都会变成零下两百度的冰窖!”
负责押运的年轻工程师脸涨得通红,结结巴巴地解释:“路上遇到台风…… 集装箱颠得厉害…… 我以为防震包装能……”
“以为?” 江浅打断他的话,指着箱子里的检测报告,“这里写着运输途中每两小时要检查一次防震标签,你签了字,却根本没执行。” 她转身对周明远说,“联系实验室,让他们用最快速度再送一组线圈过来,走军用运输机,我来协调航线。”
中午的盒饭是在设备舱里吃的。江浅用叉子戳着盒饭里的胡萝卜丁,目光却没离开屏幕上的能量流程图。小林端着碗紫菜汤凑过来,小心翼翼地说:“刚才培训的时候,李少校带来的几个水兵对纠缠矩阵的操作流程还是不熟,特别是应急关停步骤,有两个人记错了按钮顺序。”
“把操作手册改成图文版。” 江浅咽下嘴里的米饭,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补充道,“再做套模拟按键贴在宿舍走廊,让他们吃饭走路都能看见。下午三点在会议室加场实操培训,用 VR 设备模拟三十种故障场景,不过关的不准上岗位。”
会议室里的 VR 设备启动时,窗外的海浪正拍打着船身。江浅看着屏幕上不断刷新的培训数据,李少校带来的水兵们正戴着头盔在虚拟舱室里忙碌。画面里突然响起刺耳的警报声,一个年轻水兵慌慌张张地去按应急按钮,却错把引力场增强键当成了关停键,虚拟裂缝瞬间扩大了三倍。
“停!” 江浅按下暂停键,摘下水兵的 VR 头盔,露出张被汗水浸透的年轻面孔,“记住,红色按钮是紧急关停,蓝色是能量转移,绿色才是增强。想想昨天的模拟测试,如果在现实中按错,你脚下的甲板会被裂缝撕开五米宽的口子。”
她转身在白板上画了个简易流程图,用红笔圈出三个关键步骤:“第一,看到裂缝扩张超过安全阈值立刻切断反物质供应;第二,顺时针旋转应急阀三圈,释放多余能量;第三,按下黄色按钮启动备用锚。这三个步骤要像背乘法表一样刻在脑子里。”
傍晚的设备检查遇到了新麻烦。当江浅检查引力场发生器时,发现冷却系统的压力表指针卡在 1.2 兆帕不动了。她让周明远拆开表盘,看见里面的弹簧管已经锈成了红褐色 —— 显然是前几次测试时渗入的海水造成的腐蚀。
“把所有压力表换成钛合金材质的。” 江浅看着夕阳把海水染成金红色,突然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小林拿着份文件跑过来,递过来的手还在微微发抖:“查到了,三年前敦煌那次裂缝事故,就是因为张司长强行要求提前测试,结果设备故障导致裂缝扩大了十倍,牺牲了七个研究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时砂遗楼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时砂遗楼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