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天色阴沉如铁,狂风呼啸着掠过安州城外广袤的平原,卷起漫天黄沙。杨忠披着厚重的铠甲站在高坡上,眯起眼睛望向远处的安州城墙。风势猛烈,吹得他头盔上的红缨猎猎作响,仿佛一面战旗在风中挣扎。
"将军,全军已按您的命令列阵完毕。"副将裴英起顶着风沙走来,声音几乎被风声淹没。
杨忠点点头,目光依旧紧盯着那座灰褐色的城池。城墙上的羌族旗帜在风中狂舞,隐约可见人影晃动。他心中暗自盘算:十万羌军,数量确实惊人,但羌人素来不善守城,或许...
"将军在想什么?"军师刘亮不知何时已站在他身侧,宽大的衣袖被风吹得鼓胀如帆。
杨忠收回目光,嘴角扯出一丝不屑的笑容:"区区羌人,何足挂齿?以我二哥的智慧,尚能以三万大军横扫陇西,今日我同率两万精锐,拿下安州不在话下。"
刘亮眉头微皱,手指不自觉地捻着胡须:"将军切莫轻敌。万矣丑奴不同于普通羌酋,此人狡猾多端,且安州城坚..."
"军师多虑了!"杨忠挥手打断,铠甲发出铿锵之声,"传令下去,投石机准备,先给这些羌人一个下马威!"
刘亮欲言又止,最终只是深深叹了口气。他太了解这位将军了——表面轻浮,实则内心谨慎,只是不愿在人前示弱罢了。
随着号角声响起,三十架投石机在阵前一字排开。士兵们喊着号子,将沉重的石弹装入皮兜。杨忠亲自走到最前方的一架投石机旁,眯起一只眼睛估算距离。
"放!"他猛地挥下手臂。
"砰!砰!砰!"一连串闷响,石弹呼啸着划破长空。然而狂风肆虐,石弹的轨迹明显偏离了预定路线。大多数石弹要么砸在城墙前方的空地上,激起一片尘土;要么飞越城墙,落入城内不知何处。只有零星几枚击中了城墙,造成的损伤微乎其微。
"该死!"杨忠一拳砸在身旁的木桩上,"再调整角度,继续攻击!"
第二轮齐射效果更差。一阵突如其来的侧风将半数石弹吹得偏离目标,甚至有石弹险些砸中己方阵营,引起一阵骚动。
刘亮快步走到杨忠身边,宽大的衣袖被风吹得啪啪作响:"将军,风势太大,投石机难以奏效。今日不如暂且收兵,待风停再..."
"再等等!"杨忠固执地打断,"羌人现在一定慌乱不已,我们..."
话音未落,一声刺耳的"咔嚓"声从后方传来。众人回头,只见中军大旗的旗杆在狂风中剧烈摇晃,随后从中间断裂,沉重的旗帜轰然倒地,激起一片尘土。
军中顿时一片哗然。士兵们面面相觑,窃窃私语声在风中飘散。
"旗杆断裂,此乃大凶之兆啊!"一名老兵颤抖着声音说道。
"闭嘴!"杨忠厉声呵斥,但脸色已经变得铁青。他转向刘亮,发现军师的面色同样凝重。
刘亮上前一步,压低声音:"斡于(杨忠字),天意不可违。旗杆断裂乃不祥之兆,若强行攻城,恐有不测。不如暂且收兵,待明日再议。"
杨忠的拳头握紧又松开,内心天人交战。他何尝不知今日已事不可为,但一想到二哥高昂在陇西的辉煌战绩,心中便涌起一股不甘。若就此撤军,岂不显得自己无能?
就在这时,一阵更猛烈的狂风袭来,吹得人几乎站立不稳。杨忠抬头望天,只见乌云翻滚,似有暴雨将至。他终于长叹一声:"鸣金收兵!全军撤回大营!"
随着撤退的号角声响起,汉军开始有序后撤。士兵们虽然纪律严明,但眼中难掩困惑与不安。杨忠骑马走在最后,不时回头望向安州城墙,心中五味杂陈。
"将军不必忧虑,"刘亮策马跟上,试图安慰,"天时不利,非战之罪。"
杨忠只是冷哼一声,没有作答。他心中暗想:要是大哥会怎么做?他一定会想出什么奇招来扭转局势...而我却只能灰溜溜地撤退...
与此同时,安州城墙上,羌王万矣丑奴正眯着细长的眼睛,注视着汉军撤退的队列。他身材魁梧,披着狼皮大氅,粗犷的面容上挂着一丝冷笑。
"大王,汉军撤了!"身旁的将领兴奋地喊道。
万矣丑奴没有立即回应,而是继续观察着远处的动静。他的目光锐利如鹰,不放过任何细节——汉军撤退时的队形、士兵们的动作、那些被遗弃的攻城器械...
"这支汉军,比我们在陇西遇到的差远了。"他终于开口,声音低沉如闷雷,"看那主将,先是贸然进攻,见势不妙又仓皇撤退,毫无定见。"
"大王英明!"部将们齐声附和。
万矣丑奴忽然注意到那面倒地的汉军大旗,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旗杆断裂...对汉人来说,这可是大大的凶兆啊。"他粗糙的手指抚摸着城墙上的石砖,一个大胆的计划逐渐在脑海中成形。
"传令下去,"他转身对亲信说道,"让勇士们好好休息,今夜...我们或许能给汉人一个惊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