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天后的豳州,金风送爽,田野里翻滚着金黄的麦浪。城门外,慕容绍宗勒住战马,眯起眼睛打量着这座北疆重镇。城墙高大坚固,城门处人来人往,秩序井然,与他沿途所见的其他边城大不相同。
"将军,看来这崔刺史治理有方啊。"副将薛孝通马上前,低声说道。
慕容绍宗微微颔首,古铜色的脸庞上看不出喜怒。他身材魁梧,一身戎装更显威严,左脸颊上一道淡淡的疤痕为他平添几分肃杀之气。"听闻这位崔大人有个'拳王刺史'的诨名,今日倒要见识见识。"
正说话间,城门内走出一队人马。为首者身着绛紫色官袍,面容清瘦,约莫三十出头年纪,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他身后跟着几名文吏和衙役,个个精神抖擞。
"慕容将军远道而来,下官有失远迎,还望恕罪!"崔季舒拱手行礼,声音洪亮却不失文雅。
慕容绍宗翻身下马,抱拳还礼:"崔刺史客气了。本将奉命出征,途经贵地,多有叨扰。"
两人寒暄间,崔季舒不着痕迹地打量着这位汉王的心腹的将领。慕容绍宗举手投足间透着军人的干练,眼神锐利如鹰隼,让他不禁暗自警惕——这样的武将最难应付,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冲突,影响他在豳州推行的新政。
"将军一路劳顿,下官已在府中备下薄酒,为将军接风洗尘。"崔季舒笑容可掬,做了个请的手势。
慕容绍宗点头:"有劳崔刺史。"
刺史府内,酒过三巡。崔季舒见慕容绍宗不时揉捏右肩,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将军可是肩部有旧伤?"
慕容绍宗略显惊讶:"崔刺史好眼力。前几年作战,中了流矢,每逢阴雨天便隐隐作痛。"
"下官平日喜好钻研医术,若将军不嫌弃,可让下官一观。"崔季舒说着已起身走到慕容绍宗身旁。
慕容绍宗略一迟疑,解开了铠甲。崔季舒的手指在他肩部轻轻按压,时而用力,时而轻揉,手法娴熟。
"将军这伤未得及时调理,筋肉纠结,气血不畅。"崔季舒边说边从袖中取出一个小瓷瓶,"这是下官自制的药膏,活血化瘀最是有效。"
慕容绍宗接过药瓶,闻到一股淡淡的草药香。他心中暗自诧异,没想到这位文官刺史竟真通医术。"多谢崔刺史。"
崔季舒回到座位,举杯笑道:"将军为国征战,这点小事何足挂齿。不知此次出征,所为何事?"
慕容绍宗放下酒杯,神色一肃:"奉元帅之命,进攻朔州羌胡。此次前来,正是要以豳州为后勤基地,还望崔刺史支援州兵三千。"
崔季舒闻言,手中酒杯微微一顿。他心中迅速盘算:三千州兵几乎是豳州守军的大半,若调走这么多兵力,城防空虚不说,正在推行的新政也可能受到影响。但转念一想,若能借此机会立功,或许能实现他重返长安的夙愿。
"将军为国征战,下官自当全力配合。"崔季舒脸上重新挂上笑容,"只是抽调这么多兵力,需要些时日准备。"
慕容绍宗目光如炬:"军情紧急,最多三日。"
"三日?"崔季舒心中一惊,但面上不显,"将军放心,下官定当如期完成。"
宴席散后,崔季舒独自在书房踱步。烛光下,他的影子在墙上拉得很长。他拿起案头的一封书信——是远在长安的军师长孙俭写来的,字里行间透露着朝中局势的变化。崔季舒轻叹一声,将信放在烛火上点燃。
"大人,真要调走三千州兵?"心腹长史赵明轻声问道。
崔季舒看着化为灰烬的信纸:"调,不仅要调,还要调得漂亮。传令下去,明日一早,我要在城中心广场亲自招募士兵。"
次日清晨,豳州城中心的广场上人头攒动。崔季舒身着官服,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身后是慕容绍宗和他的亲兵。
"诸位父老乡亲!"崔季舒声音洪亮,"羌胡屡犯我境,烧杀掳掠,无恶不作。如今汉王派慕容将军征讨,需要我豳州儿郎助阵!"
台下百姓议论纷纷。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农高声问道:"崔大人,俺家小子要是去了,能吃饱饭不?"
崔季舒笑道:"老丈放心,出征将士每日口粮加倍,若有战功,另有封赏!"
"那俺家二狗报名!"老农激动地挥手。
一个年轻妇人抱着孩子挤到前面:"崔大人,我男人三年前就是被羌胡杀的,这次我要让我弟弟参军报仇!"
崔季舒神色肃穆:"夫人节哀。本官在此立誓,此次出征,必让羌胡血债血偿!"
慕容绍宗站在一旁,冷眼旁观。他没想到崔季舒在民间竟有如此威望,短短半日,报名者已逾千人。更令他意外的是,崔季舒对每个报名者都亲自询问家庭情况,有独子者婉拒,有老幼需赡养者劝回,显示出与一般官员不同的仁心。
"崔刺史爱民如子,难怪百姓如此拥戴。"慕容绍宗淡淡地说。
崔季舒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将军过奖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理所应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