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顿,看着周信:“我走之后,你帮着延浦打理高阳关的防务,密切关注辽军的动向。要是辽军有动静,立刻派人去汴梁给我送信。”
“将军,您放心,我一定看好高阳关!”周信坚定地说,“要是您在汴梁遇到危险,就派人给我送个信,我就算是带兵冲进汴梁,也会把您救出来!”
“别胡说,”杨延昭拍了拍他的肩膀,“我不会有事的。雪儿,我走之后,你跟沈大夫好好打理伤兵营,别太累了。要是有什么事,就跟延浦或者周信商量。”
慕容雪点了点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知道了。延昭,你一定要平安回来,我等你。”
接下来的几天,杨延昭开始安排高阳关的防务。杨延浦的伤势已经基本恢复,能正常处理军务了。他特意把杨延浦、周信、王超叫到中军帐,详细交代了注意事项。
“二哥,我走之后,高阳关就交给你了。”杨延昭看着杨延浦,“辽军虽然刚打了败仗,但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你一定要加强戒备,不能掉以轻心。要是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派人去应天府找张咏大人求援,他是个正直的人,肯定会帮忙的。”
杨延浦点了点头:“你放心,我会守好高阳关的。你在汴梁一定要多加小心,赵恒和那些奸臣没安好心,别被他们算计了。”
“我知道。”杨延昭笑了笑,“你们也别太担心,我只是去参加秋猎,很快就回来。”
出发的前一天晚上,慕容雪特意做了一桌子菜,都是杨延昭爱吃的。她不停地给杨延昭夹菜,眼里满是不舍:“延昭,你在汴梁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别吃太多生冷的东西,晚上睡觉盖好被子,别着凉了。”
“知道了,你跟我娘似的。”杨延昭笑着,心里却暖暖的。他握住慕容雪的手:“雪儿,我走之后,你也要照顾好自己,别总是泡在伤兵营里,累了就多休息。等我回来,咱们再去草原上骑马。”
慕容雪点了点头,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我等你回来。延昭,你一定要平安,我不能没有你。”
杨延昭紧紧抱住她,轻声说:“我会的,我一定会平安回来的。”
第二天一早,杨延昭带着五十名精锐士兵,骑着马,朝着汴梁的方向出发。慕容雪、杨延浦、周信、王超他们都来送行,站在城门口,看着他的背影越来越远,直到消失在视线里。
慕容雪擦干眼泪,转身对杨延浦说:“二哥,咱们一定要守好高阳关,等延昭回来。”
“放心,我会的。”杨延浦点了点头,眼里满是坚定。
杨延昭一行人走了五天,终于到了汴梁。刚进城门,他就感觉到了和上次不一样的气氛——街上的百姓比上次多了不少,还挂着不少彩绸,好像在庆祝什么。
一个士兵好奇地问路边的小贩:“大叔,咱们汴梁这是怎么了?怎么这么热闹?”
那小贩笑着说:“这位小哥是外地来的吧?陛下下个月要举行秋猎,还说要邀请各国使者来观礼,想让他们看看咱们大宋的威风。这些彩绸都是提前挂的,就是为了热闹。”
杨延昭心里冷笑,赵恒这是想借着秋猎炫耀自己,却不知道边关的将士们还在浴血奋战。他跟着引路的太监,一路来到驿馆。驿馆的官员早就接到了通知,把他安排在了最好的房间,还特意准备了热水和点心。
“杨将军,您一路辛苦了。”驿馆官员笑着说,“陛下说了,让您先好好休息几天,等秋猎开始了,再派人来请您。”
“有劳大人了。”杨延昭点了点头,心里却更加警惕。赵恒这么“客气”,肯定没安好心。
接下来的几天,杨延昭都待在驿馆里,没出去走动。他知道,汴梁城里到处都是赵恒的眼线,要是他随便走动,肯定会被人监视,还会被抓住把柄。
这天下午,杨延昭正在房间里看书,突然听到窗外有动静。他警惕地拔出腰间的短剑,走到窗边,轻轻推开一条缝——外面站着一个穿着黑色衣服的人,脸上蒙着面,手里拿着一个信封,正朝着他的房间比划。
杨延昭心里一动,打开窗户,那黑衣人立刻把信封扔了进来,然后转身就跑,很快就消失在巷子里。
杨延昭捡起信封,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秋猎有诈,小心太后和丁谓,他们想在猎场对你下手。速寻张咏大人,他能帮你。”
丁谓?杨延昭皱起眉头。丁谓是朝中的奸臣,一直和太后勾结,上次他去汴梁,丁谓就多次在赵恒面前说他的坏话。没想到这次,他们竟然想在秋猎场上对他下手。
他把纸条烧了,心里暗暗盘算——看来这次秋猎,确实是个陷阱。他必须尽快找到张咏,看看能不能想出应对之策。
第二天一早,杨延昭以“想逛逛汴梁城”为由,带着两个士兵,离开了驿馆。他知道,肯定有人在后面跟着他,就故意绕了几条街,然后趁机甩掉了尾巴,朝着张咏的府邸走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