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半个月,高阳关上下都在紧锣密鼓地忙碌着。周信把东门的防线加固得如同铜墙铁壁,不仅加挖了五道壕沟,还在壕沟里埋了锋利的尖木和更多火药,甚至让人在城墙内侧搭建了临时的箭楼,确保就算辽军爬上城墙,也能从侧面夹击。
王超则在西门搞起了“新花样”,他让人把城里铁匠铺里所有的废铁都收集起来,熔铸成一个个锋利的铁蒺藜,撒在城墙外的空地上,还在铁蒺藜上涂了毒药,只要辽兵踩上去,就算不被扎穿脚掌,也会中毒昏迷。
慕容雪每天都泡在伤兵营里,除了给士兵们换药、治疗,还教护士们辨认草药、处理伤口。她发现很多士兵因为长期穿着盔甲,身上起了很多湿疹,就特意让人煮了清热祛湿的草药水,让士兵们每天都能擦洗,士兵们都感激地说:“慕容姑娘比咱们的亲姐姐还贴心!”
苏晴也没闲着,她主动帮慕容远管理粮仓,每天都去粮仓清点粮食,还跟伙房的师傅们一起研究怎么用有限的粮食做出更可口的饭菜,让士兵们能吃饱吃好。有时候她还会去城楼上,跟士兵们聊天,给他们讲并州的故事,鼓舞士气。
杨延昭则每天都要巡查三个城门,检查防务,训练士兵,还要抽空去医帐看望杨延浦。杨延浦的伤势恢复得不错,已经能坐起来跟他聊天了,只是左臂还不能用力,每次说起没能守住黑松林,没能给弟兄们报仇,他都愧疚得捶床板。
“二弟,别自责了。”杨延昭按住他的手,“这次能打退辽军,你已经立了大功。等你伤好了,有的是机会跟辽军算账。现在最重要的是好好养伤,等你好了,咱们兄弟俩一起,再跟辽圣宗好好较量较量!”
杨延浦点了点头,眼里重新燃起斗志:“大哥,你放心,我一定好好养伤!下次辽军再来,我定要亲手杀了耶律虎,为死去的弟兄们报仇!”
这天,杨延昭正在校场训练士兵,突然看到探马骑着快马,朝着他飞奔而来,脸上满是焦急。杨延昭心里一紧,立刻迎了上去:“出什么事了?是不是辽军又有动静了?”
探马翻身下马,气喘吁吁地说:“将军!不好了!汴梁……汴梁派来了钦差,还带了五千禁军,说是……说是要抓您回汴梁问罪!”
“什么?!”杨延昭心里“咯噔”一下,赵恒还是知道了他私自回来的事,而且来得这么快。
周围训练的士兵们也听到了,都停下动作,围了过来,脸上满是愤怒:“将军没做错什么!凭什么抓将军回汴梁?”“就是!要是没有将军,高阳关早就被辽军攻破了!钦差凭什么抓将军?”
杨延昭抬手示意士兵们安静:“大家别激动,我跟钦差去看看,看他到底想干什么。你们继续训练,守好自己的岗位,别让辽军趁机偷袭。”
说完,他跟着探马,朝着城门走去。刚走到城门,就看到一队禁军整齐地站在城外,为首的是一个穿着绯色官服的官员,手里拿着明黄色的圣旨,旁边还站着一个尖嘴猴腮的太监,正是之前来高阳关“慰问”的李公公。
那官员看到杨延昭,立刻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尖着嗓子喊:“杨延昭接旨!”
杨延昭依着规矩跪下,心里却很清楚,这道圣旨肯定没什么好事。
官员展开圣旨,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高阳关守将杨延昭,奉诏回京却私自逃离,抗旨不遵,目无君上。今派钦差前往高阳关,将杨延昭押回汴梁,听候发落。高阳关防务暂由周信、王超代理。钦此。”
念完圣旨,官员把圣旨递过来,冷笑着说:“杨将军,接旨吧。陛下仁慈,念在你之前有退辽之功,才没让禁军直接动手,你还是乖乖跟我们回汴梁,免得自讨苦吃。”
李公公也在旁边阴阳怪气地说:“杨将军,早就跟你说过,陛下的话不能不听,你偏要逞能,现在后悔了吧?赶紧跟钦差大人走,别让咱家动手。”
杨延昭接过圣旨,缓缓站起来,眼神冰冷地看着官员和李公公:“钦差大人,我私自从汴梁回来,确实是抗旨不遵。可我这么做,是为了守住高阳关,为了保护大宋的百姓,为了不让辽军踏入大宋一步!现在辽军虽然暂时撤退,但随时可能再来,我要是走了,高阳关怎么办?百姓怎么办?”
“这就不是你该操心的事了!”官员不耐烦地说,“陛下自有安排,周信、王超不是还在吗?他们一样能守住高阳关!你还是赶紧跟我们走,别逼我们动手!”
“就是!”李公公尖声说,“陛下让你走,你就得走,哪来这么多废话!再不走,咱家就下令禁军动手了!”
周围的士兵们都怒了,纷纷拔出刀枪,围了上来:“不许抓将军!将军不能走!”“要是将军走了,辽军再来,谁来保护我们?”“你们要是敢抓将军,我们就跟你们拼了!”
官员和李公公被士兵们的气势吓了一跳,连连后退:“你们……你们想干什么?想造反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