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尚书台内檀香袅袅,曹璟正与诸臣商议赋税之事。他端坐主位,手指轻叩案几,听着尚书左丞钟会侃侃而谈。忽然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侍卫手持漆封军报,满头大汗地闯了进来。
"启禀大将军,陇西八百里加急!"
殿内顿时一静。曹璟眉头微皱,伸手接过军报。当他展开竹简细看时,原本平静的面容骤然变色。只见他眉头越锁越紧,眼中寒光乍现,突然"砰"的一声拍案而起,震得案上竹简哗啦作响,几卷文书滚落在地。
"好个邓艾!"曹璟声音低沉得可怕,握着竹简的手青筋暴起,"竟敢不奉诏令,私自攻取汉中!他眼里还有没有军法?!还有没有王法?!"
殿中诸臣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得面面相觑。尚书右丞荀顗悄悄擦了擦额角的冷汗,偷眼去看那军报内容;散骑侍郎陈泰则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谁都看得出,大将军这次是真的动怒了。
曹璟深吸一口气,强压着胸中翻腾的怒火,沉声道:"传太尉孙礼、侍中桓范速来议事!"他的声音不大,却让侍立在侧的郎官们浑身一颤,连忙小跑着出去传令。
不多时,孙礼和桓范匆匆赶来。孙礼刚从并州回京赴任,连朝服都来不及更换,一身戎装还带着塞外的风尘。他大步流星地走进殿中,看到满地散落的竹简和曹璟铁青的脸色,立即意识到事态严重。
"大将军,出什么事了?"孙礼抱拳问道,声音里透着军人的干脆。
桓范跟在后面,看到殿内凝重的气氛,心里咯噔一下。当他得知是邓艾擅自出兵时,不由得暗自叫苦:"邓士载啊邓士载,你平日谨慎持重,怎么这次如此莽撞?"他太了解曹璟的脾气了,这事怕是不能善了。
曹璟将竹简重重拍在孙礼手中:"你自己看!邓艾以蜀军无备为名,擅自越过边境,现在已攻占汉中三城!"
尚书左丞钟会率先出列,他整了整衣冠,面色冷峻如霜:"大将军,邓艾违抗军令,擅自出兵,此风断不可长!若不严惩,日后诸将效仿,军法何存?"他右手重重拍在案几上,"依律当斩!"
孙礼捋着胡须听完前因后果,眉头越皱越紧。他沉声道:"邓艾此举确实僭越。军令如山,岂能儿戏?"说着瞥了眼钟会,心想这年轻人倒是雷厉风行,不过所言确实在理。
殿内一时寂静无声。桓范轻咳一声,打破了沉默。他沉吟片刻,抬眼道:"大将军,邓艾虽有违军令,但终究拿下汉中,也算有功。"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依臣之见,不如不赏不罚,以观后效。"
桓范心中暗忖:邓艾虽出身寒微,但当年在陈仓共事时,此人排兵布阵之能确实令人叹服。若能善加培养,必成大器。此刻见众人皆欲严惩,他决定出言相护。
钟会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桓侍中此言差矣!"他转身直面桓范,"汉中如今早已不复当年之盛,屯田荒废,百姓离散,不过是一座空城。"他语速渐快,"邓艾贸然占据,却使关陇补给线拉长数百里,一旦蜀军截断粮道,汉中军民将陷入绝境!"
他顿了顿,目光如刀般锐利:"昔年曹爽征西,便是因贪功冒进,导致大败。"钟会故意加重了"曹爽"二字的语气,"前车之鉴,不可不察!"
桓范脸色骤变,握着笏板的手指不自觉地收紧。他心中暗恼:好个钟会,竟拿此事来堵我的嘴!当年曹爽兵败,他作为谋士确实难辞其咎。如今钟会当众提起,分明是要让他难堪。
桓范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头怒火。他虽有心保邓艾,但钟会此言一出,他若再坚持,反倒显得自己偏私。无奈之下,他只得微微颔首,闭口不言,心中却对钟会多了几分芥蒂。
殿内气氛一时凝重。大将军曹璟若有所思地摩挲着扶手,目光在众人脸上逡巡。他注意到桓范眼中闪过的不甘,也看到钟会脸上掩饰不住的得意。这些细微的表情变化,都被他尽收眼底。
曹璟的目光缓缓扫过殿中众臣,最终落在白发苍苍的孙礼身上。这位三朝老臣挺直腰背站在那里,脸上的每道皱纹都刻着刚正不阿。
"太尉,"曹璟的声音在殿内回荡,"依军法,邓艾此举该当如何处置?"
孙礼毫不犹豫地拱手答道:"回大将军,邓艾违抗军令,擅自兴兵,按律当斩首示众,以儆效尤。"他说得斩钉截铁,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事实。
殿内顿时一片寂静。曹璟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发出沉闷的声响。他眼前浮现出邓艾那张黝黑的脸——那是在淮南初遇时,那个口吃的屯田都尉;是陈仓城上,力拒蜀汉大军的勇将;是每次凯旋时,总是默默站在最后排的那个身影。
"十年了啊..."曹璟在心中暗叹。这十年来,邓艾跟随他出生入死,从未有过二心。如今真要因为这一战之功过相抵,取他性命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后三国之曹魏的棋局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后三国之曹魏的棋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