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李林甫的布置,加上武惠妃在暗中的助力,韩休竟然在辞职之前,向李隆基举荐了李林甫。”
“而李隆基自己也觉得,李林甫这个人,不仅说话中听,办事能力也确实不错。于是在公元734年,李林甫升任黄门侍郎。”
“同年五月,李林甫再转礼部尚书,加‘同中书门下三品’,正式拜相(宰辅)。”
“在经历了大半辈子的努力后,李林甫终于品尝到了宰辅大权的滋味,但此刻他距离首席宰相他还有一道坎没过,因为排在他面前的还有侍中裴耀卿,以及中书令张九龄。”
听到此处李世民已经知晓了,事到如今,为了更进一步,这李林甫一定会因为宰相之位拉开一场明争暗斗的权利之争。
而此刻,李今越也是看向了李世民,说道:“二凤陛下,此前咱们已经说过了,当时张相因为屡屡谏言,已经惹得李隆基不喜。而在此过程中,办事得当说话又好听的李林甫,偏偏靠着迎逢人主之意的优势,在李隆基的面前赚足了好感。”
“尤其是在封赏牛仙客一事上,李林甫更是将他的本事发挥到了极致。他藏在暗处,他一面,指责张九龄不识大体,不体谅陛下的爱才之心;另一面,又大肆宣扬牛仙客的功劳,为他鸣不平。”
“而咱们这位唐明皇呢?”李今越轻笑一声:“因为有了李林甫的支持,也是大胆地赐牛仙客为陇西县公,食实封三百户。”
李世民听得一阵头疼,气的心肝乱颤!他指着地上瑟瑟发抖的李隆基,怒声骂道:“好赖话!你特么的好赖话是一句也听不明白是不是!一个是为我大唐江山计,一个是为你一人私心谋!你这都分不清吗?!你到底是怎么堕落成这个样子的!”
李隆基听着太宗的怒骂,更是一句话也不敢反驳,只是将头埋得更深。
李今越见李世民气得不轻,连忙上前安抚了几句,随即才继续说道:“唉,因为李林甫的搅局,张相和李林甫的梁子也算是彻底结下了。也因此,张相一直很看不上李林甫,并认为李林甫讨论政务时说话像是醉汉呓语,不值一听,而两人的矛盾也越来越深。”
随即李今越叹了口气,接着说道:“因为种种梁子,加上张相的改革触及了权贵们的利益,李林甫在牛仙客事件后,便开始持续地暗中打压张九龄。”
说到这里李今越也是不由的冷笑一声:“也是,张相下过基层,明白百姓的苦楚,可以说是百姓的父母官,更是提出了‘不历州县,不拟台省’的政策。”
“可李林甫就不一样了!这种宗室出身的人,最明白咱们明皇的大唐需要什么!”
说着,李今越忽然挺直了腰板,一步一步走向了李隆基,装出了一副大义凛然的语气,用一种夸张声调说道:“他也最明白咱们明皇想要的是什么!这种理解!这种共情!你张九龄能想明白的吗?!”
“大唐的疆域能收缩吗?皇室权贵的开销,你负责吗?”
随即,她走到李隆基的身边,声音更加激昂,仿佛自己就是那个口蜜腹剑的李林甫。
“你们这帮忠良贤臣!根本不懂我们玄宗好大喜功的心!臭科举的!跑到我们长安来要饭来啦?!”
说完,李今越还看向了李隆基,笑吟吟地问道:“你看我说的对不对啊?李隆基?有没有像李林甫一样,把话都说到你的心坎里?”
可李隆基哪里受得了这样的话语刺激,他猛的抬起头,激动地反驳道:“你懂什么!你懂什么!”
“均田制没了!府兵制也已经持续不下去了!是!张九龄是厉害!他是贤相!他想抑制土地兼并!他想整顿吏治!可边境呢!边关怎么办!”
“国库的花销!哪一样不需要钱!府兵制用不了,为了维持边境的稳定,募兵就要花更多的钱!这些钱从哪里来!”
“张九龄他能搞来钱吗!他能吗!他不能!可李林甫能!”
听到这话,李今越不由的又笑了,她悠悠地问道:“是吗?那李林甫给你搞过来的钱,你都维持募兵,或者花在国家上了吗?”
此言一出,李隆基的嘶吼戛然而止,瞬间一噎,像是被人掐住了脖子。
“需要我提醒你在李林甫上位后你又干了什么吗?”李今越一字一顿的说道:“开元二十八年至天宝六载,你拿至少相当于全国数年赋税的钱,扩建华清宫。你跟谁去的,不用我提醒你吧?”
“不!不!”李隆基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一般,惊叫了起来:“别说了!别说了!”
而此刻,李世民已经听出意味来了,他这个好曾孙!在罢黜了贤相,任用了一个擅长逢迎的奸佞之后,竟然开始如此奢靡无度,挪用国帑,只为一己之私!堕落成这个样子!
李世民只觉得眼前发黑,胸口传来一阵剧痛,他捂着胸口,猛地站起身来,对着李隆基怒吼道:“你住口!”
随即,他看向李今越,强压着怒气说道:“今越,你接着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直播现代:生活被祖宗们围观了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直播现代:生活被祖宗们围观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