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陛下,”另一位大臣附和道,“百姓皆去读书,谁来耕种土地?若无人耕种,我大唐岂不是要饿殍遍野?”
“陛下,臣听闻,民间百姓,多有不愿让子弟读书者,他们更希望孩子能早日务农,补贴家用。”
群臣七嘴八舌,纷纷找着各种理由,反对普及教育。
李世民静静地听着,脸上看不出喜怒。
他知道,这些世家官员,是在维护自己的利益。
“诸位爱卿所言,皆是实情。”李世民缓缓说道,“然朕以为,教育乃国之根本。若百姓皆能读书识字,明事理,知礼仪,我大唐岂不是更加繁荣昌盛?”
“陛下,”房玄龄出列,躬身说道,“臣以为,此事可徐徐图之。可先在各地设立官学,招收部分学子,待时机成熟,再逐步推广。”
“玄龄所言,倒是个法子。”李世民微微颔首,“只是,这官学名额有限,又该如何分配?”
“陛下,”杜如晦也站了出来,“臣以为,可让各地官员举荐,再由朝廷考核,择优录取。”
“克明此言,亦有道理。”李世民沉吟片刻,“只是,如此一来,又该如何确保录取之人是百姓之子,寒门子弟呢?”
大殿内再次陷入沉默。
李世民看着这些世家出身的官员,心中冷笑。
他知道,想要打破世家对教育的垄断,绝非易事。
“罢了,”李世民摆了摆手,“此事暂且搁置,容后再议。”
他心中暗自思忖,世家势力盘根错节,想要打破如今的局面不可力敌,只能智取。
看来,还需从长计议,慢慢削弱世家的影响力。
李世民心中已然有了计较,只是,这计较,还需细细谋划。
武周,洛阳宫。
不同于以往的大朝会,今日的紫宸殿内,只有寥寥数人。武则天端坐于御座之上,目光依次扫过下方的几位心腹大臣,以及静立一旁的上官婉儿。
“今日召诸位爱卿前来,所议之事,关乎我大周未来,众卿可畅所欲言,不必拘谨,都坐吧。”武则天开口,声音威严而平静。
“谢陛下。”几位大臣依言落座,却依旧保持着几分恭敬。
武则天见大臣们还是有些拘谨,便开口说道“好了,诸位爱卿,尽然朕让诸位畅所欲言,诸位便无须客气了,就先谈谈我大周目前有哪些需要调整的地方吧。”
一向直言敢谏的狄仁杰,见武则天如此说,便率先起身躬身一礼“陛下,臣以为,自从天幕降临,陛下之威名数次被天幕提起,已深入民心,此时正是我大周广施仁政,收拢民心的大好时机啊。”
武则天微微颔首,示意狄仁杰继续说下去。
“臣斗胆,若陛下能暂缓部分大型工程,将节省下来的钱粮,用于改善民生,赈济灾民,如此,百姓必将感念陛下恩德,我大周江山,亦将更加稳固。”
武则天听了,没有立刻表态,而是陷入了沉思。她不是没想过这些,只是那些已经上马的大工程,尤其是万象神宫,倾注了她太多的心血。
沉思良久后,武则天突然问道“怀英,你可知,朕为何要修建万象神宫?”
狄仁杰哪能不知,但开口时还是回答道“陛下此举,自然是为了彰显我大周国威,震慑四方。”
武则天笑了,笑声中带着几分自嘲“呵,震慑四方?怀英啊怀英,你什么时候也学会跟朕打马虎眼了?”
“朕以女子之身,登基为帝,本就惹来非议无数。那万象神宫,与其说是宫殿,不如说是朕的一个象征,一个证明。”
武则天的目光望向殿外变得有些迷离,似乎是陷入了回忆,思绪飘散,不知过了多久,她忽然回想起这两日来天幕上后世之人的种种话语,特别是那位被后世之人敬爱的教员,以及那句多次被后人提及振聋发聩的“人民万岁”。
那一瞬间,武则天心中的迷雾被驱散,呢喃道“是啊,人民啊,朕真是老糊涂了,天幕已经多次提及了人民二字,朕又何必执着于这些东西呢?”
武则天突然觉得自己有点可笑,从前一直琢磨着怎么让百姓更爱戴自己,怎么让大周更稳固,结果天幕直接把答案摆在眼前了,自己却陷入了迷茫。
她猛然抬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然“罢了!传朕旨意,除了已经开始建造的万象神宫和水利工程,其余大型工程,一律暂停!”
狄仁杰等人一愣,随即心中涌起狂喜。
“陛下圣明!”狄仁杰率先跪倒,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其余大臣也纷纷跪下,高呼“陛下圣明!”
“至于省下来的钱粮,”武则天顿了顿,继续说道,“务必要花在刀刃上,赈济灾民,补贴民生,让那些吃不饱饭的百姓,都能吃上一口热乎的!”
武则天说到这里,语气稍微缓和了一点,她看着狄仁杰补充道“怀英,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别让朕失望。”
“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喜欢直播现代:生活被祖宗们围观了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直播现代:生活被祖宗们围观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