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晨三点的北京,夜色还浓得像化不开的墨,长安街两侧的华灯却已提前亮起。
暖黄的光带沿着街道延伸向远方,与天边疏淡的星子连成一片。
受阅部队驻扎的营区里,没有刺耳的起床号,只有宿舍楼门缝里透出的微光,以及官兵们轻手轻脚拉动衣柜的细碎声响。
这是属于阅兵日的清晨,每一个动作都带着默契的谨慎,却又藏不住眼底翻涌的激动。
易扬是被生物钟唤醒的,睁开眼时,宿舍里已有战友借着手机屏幕的微光整理内务。
他轻手轻脚地掀开被子,军绿色的褥子被叠得方方正正,棱角分明得像块豆腐。
“动作轻点,别吵醒后勤的兄弟,他们还能多睡一会。”
上铺的周秉德压低声音说,手里正攥着牙缸,牙膏已经提前挤好,斜斜地靠在缸沿上。
宿舍里没有开灯,只有走廊里的应急灯透过窗户照进来,在地板上投下长条形的光。
官兵们的身影在光影里穿梭,训练服的布料摩擦着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却没有一个人说话。
只有偶尔递东西时的眼神交流,默契得仿佛演练过千百遍。
洗漱间里,水龙头被拧到最小,水流细得像丝线。
官兵们捧着水往脸上泼,冰凉的触感让混沌的大脑瞬间清醒。
易扬对着镜子整理衣领,镜中的自己眼下带着淡淡的青黑。
前一晚几乎没合眼,不是紧张,而是兴奋,一想到几个小时后要扛着军旗走过天安门,心脏就像擂鼓般不停跳动。
饶是他第2次上阅兵场,还是会紧张。
他摸了摸口袋里的小镜子,镜背上贴着一张全家福。
前一天,母亲在电话里反复叮嘱“别紧张,妈在电视上看你”。
食堂里弥漫着淡淡的米粥香和馒头的麦香,长条餐桌上早已摆好了餐具。
每个座位前都放着一个白瓷碗,碗里盛着温热的小米粥,旁边是两个白面馒头和一小碟咸菜。
炊事班的战士们穿着白色的工作服,正推着餐车来回走动,询问“要不要再加个鸡蛋”。
今天的食堂格外安静,只有碗筷碰撞的轻响和偶尔的吞咽声。
李纯升端着餐盘找了个座位坐下,拿起馒头咬了一口,却觉得喉咙发紧,咽不下去。
明明训练时能一口气吃三个馒头。
今天却连半个都啃不完。
“吃啊,怎么不吃?”旁边的赵泽撞了撞他的胳膊,手里的馒头已经啃了大半。
“等会儿要走正步,不吃东西哪有力气?”
李纯升苦笑了一下,强迫自己又咬了一口馒头,就着米粥慢慢咽下去。
眼角瞥见斜对面的陆仁义正对着馒头发呆,手指无意识地抠着餐盘边缘。
脸颊涨得通红,显然也是激动得没了胃口。
“都多吃点!”食堂门口传来一声浑厚的声音,是陆军方阵的指挥员张国栋。
他穿着常服,肩章上的星徽在灯光下闪闪发亮。
“等会儿从天安门走过,靠的是体力,更是精气神!现在多吃一口,等会儿正步就能踢得更稳!”
说着,他拿起一个馒头递到那个陆仁义面前。
“小伙子,我当年第一次参加阅兵,比你还紧张,最后硬塞了两个馒头,结果走下来一点都不累。”
陆仁义抬头看了看张营长,用力点了点头,拿起馒头大口啃了起来,嘴角沾了点馒头屑,引得周围的战友们轻轻笑了起来。
食堂里的气氛终于缓和了些,碗筷碰撞的声音也热闹了几分。
早餐结束后,官兵们列队走向装备发放室,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期待。
易扬的床上整齐地叠放着两套军装,一套是平时训练穿的迷彩服,布料上还留着训练时蹭上的尘土和汗渍。
另一套则是崭新的礼服,深橄榄绿的面料泛着柔和的光泽,袖口和领口的金边刺绣精致得让人舍不得触碰。
新礼服,是给大家在天安门广场穿的。
要让全国人民看到受阅官兵最精神的样子!
易扬拿起新礼服,指尖抚过胸前的口袋,布料厚实却柔软。
除了礼服,每个人还领到了自己的军衔肩章和军种符号。
易扬的肩章上缀着一颗金色的星徽,那是他的真实军衔,之前训练时用的都是模拟肩章。
而今天,这枚沉甸甸的肩章将正式佩戴在他的肩上。
“都仔细点,把肩章别正了,军种符号也得对齐。”
士官长拿着针线走过来,“为了保险起见,咱们把这些都缝在衣服上,免得走正步的时候掉下来。”
官兵们围坐在一起,有的自己穿针引线,有的互相帮忙,针线穿过布料的“沙沙”声在房间里此起彼伏。
易扬拿着针线,慢慢把针穿过肩章的扣眼,再扎进礼服的布料里,每一针都缝得格外认真。
腰带和鞋垫的准备同样细致。
黑色的牛皮腰带扣上刻着八一军徽,官兵们把腰带系在腰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新兵连,我被直招进特种部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新兵连,我被直招进特种部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