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近乎一天一变。
底层的百姓最先感受到变化,绝大多数不是什么正面体感。
过去农村有着大量手工业者,木匠、铁匠、织匠等,他们依靠自身手艺多少都能养活的了全家。
现在不行了,附近忽然开起一座座冒着黑烟的工坊,如同一座座巨兽。
大量的原材料被吞进去,吐出来的是一件件精美的衣服、一把把精良的农具、一件件漂亮的木凳......
巨兽的产出不止是精美、质量好,最重要的是极其便宜。
市场上很快就挤满这些像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东西。
以底层人贫瘠的见识,根本想象不到这是如何做到的。
这些巨兽的伥鬼不停的招人,可普通百姓根本不敢进去,生怕被巨兽连皮带肉一口吞掉。
于是巨兽开始不断的加工钱,一两、二两、四两、七两......
终于有人受不了诱惑主动进入巨兽腹中。
一个、两个、十个、几十个......
直到身边到处都是进入工坊的人,那些人眉飞色舞的讲述着在巨兽腹中的见闻。
终于,最坚定反对的人群也开始不再坚持,也主动走入巨兽腹中。
个中震撼不必多言,比较让他们在意的事,他们才刚加进来,工坊就宣布要降工钱......
大量的人挤入工坊,土地开始出现荒费,朝廷对此早有预案,一边出高价买下土地,另一边,严防其他人对百姓土地伸手。
朝廷手中大片的土地,被改造成工业模式,有人施法改良粮种,有人操作机械开垦沟渠,有人开着机械跟在后面播种......
土地被分为一片片作业区,每个团队负责一部分。
有经年老农看着这副热火朝天的景象,直吓得魂不附体,不敢想土地受到这种粗暴对待,来年还怎么长粮食。
直到入秋,地里长得是往年根本不敢去想的产出,像是见到天神下凡
他们前去围观粮食入库的场景,金黄、雪白的小麦、稻米如同沙砾般被封存入库。
剩余的粮米被低价投入到市场上,百姓纷纷囤积,就算如此,市场上也好似无穷无尽,怎么也买不完。
过去习惯了的以物易物的交易,已经吃不开了,现在想要换取那些精良商品,只能花工坊下发的纸片。
据说这是代替过去铜板、银子的东西,虽然不信任这东西,但好在可以从货架上换到想要的,他们也就不说什么了。
到了现在,工坊里的岗位那是一位难求,这是极少数可以换来‘纸片’岗位。
初期的高工价,现在已经是过去式了,虽然实际上过去的时间还不长,但工人们就像经历了一个时代。
之前的银子,换成了现在的纸片,过去高工价,现在只能勉强够一家人温饱。
他们这还算幸运,更多的是那些,想入工坊而不得的城市流民。
他们很多是被工坊淘汰的,老家的地已经被卖,现在的他们算得上是无家可归。
这些人聚集到一处,在城市中形成毒瘤。
官府治安资源有限,只能任由他们野蛮发展。
好在这些只是暂时的,官府兴办的缉捕学校已经可以为各地提供人手。
那些趴在百姓身上吸血的毒瘤,很快就蹦跶不起来了。
只是这些只是治标不治本,还需要将这些人消化掉。
大规模基建就是一个去处,现在大城市水泥路基本已经建成,是时候往小城市发展了。
那些官办的工坊已经没有更多岗位,私家工坊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冒头。
这些工坊的老板身份各有来源,有资深打工人,有官员小舅子,有流氓团伙,只有极少是正经人家。
他们的资金来源于朝廷开办的钱庄贷款,此钱庄非彼钱庄,官办钱庄更像是前世的银行,这是那些经济天才设计出来的,试点没问题后,推行全国。
技术来源于专利局,有些轻工业技术开始流入民间。
这第一批进入这个行业的九成九都发了家,至于剩下那些,只能说人类确实存在多样性。
与官办工坊不同,这些人办起来的工坊那叫一个血汗。
就算及时推行《劳工法》也抵挡不住这些人为利益的不择手段。
官府砍了几颗人头后,才止住这种野蛮压榨。
就算如此,也敌不过利益诱惑,暗中童工、女工还是层出不穷。
这都需要长期治理,只能辛苦一下官员了。
百姓被这大时代迷了双眼,已经忘记了时间流逝,只感觉一夜间就变了时空。
一间间快餐店占据街道两侧,霓虹灯照亮夜空,橱窗里到处都是新鲜产品,路上行人脚步匆匆,天空雾霾终年不散......
推广工业成功了!
有人乘着这趟顺风车一路起飞,博得‘丝织侯’‘火柴公’的‘美名’。
有人家道中落,背负了不可承受的债务,成了大时代的一抹背景......
其中爱恨情仇,不足为外人道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长生:我在修仙界搞工业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长生:我在修仙界搞工业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