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的工程靴陷进撒哈拉沙丘时,远处传来骆驼铃声。游牧民族正用祖传的铜制量水器分配最后的水源,每只骆驼获准饮用3口水囊的量。他举起双筒望远镜,看到妇女们用陶罐收集牲畜尿液。
“这就是原型机。”他拍打身旁的金属集装箱,光伏板在烈日下蒸腾出热浪。移动式水循环系统的控制面板显示:当前空气湿度12%,预计日产水量1427升。随行的本地工程师哈桑摇头:“牧民不会接受铁盒子产水,他们只信真主赐予的泉眼。”
试验运行第四小时,系统因沙尘暴报警停机。刘宇拆开过滤装置时,发现仿生膜上粘着奇怪的褐色物质——阿米娜带着妇女们偷偷涂抹的陶罐黏土,意外提升了过滤效率。
伊德里斯用刺刀在胡杨树干上刻下第38道刻痕,每道代表地下水位下降一米。这位退役水文兵的军用望远镜镜片上,还留着1973年乍得湖丰水期的刻度线。
“今天有17辆运水车被劫。”他把收音机贴在耳边,短波杂音中混杂着枪声。边境集市的水贩子开始用避孕套装水,挂在脖子上按滴售卖。阿米娜蹲在报废的装甲车旁,用熔化的银镯测试水质,金属表面浮现的黑色斑点显示铅超标3倍。
夜幕降临时,伊德里斯在沙地上绘制星图。老人教孩子们用北极星方位推算地下暗河走向,就像40年前他的父亲教他识别雨季云层那样认真。
李墨飞用放大镜查看《分水协议》附录里的地质报告,泛黄的纸张显示这份文件3年前就已拟好。条款第14.7条规定:当可用水量低于临界值时,优先保障首都高尔夫球场与议会大厦中央空调系统。
“他们早就知道会枯竭。”刘宇将陶罐黏土样本放进检测仪,“首都的深井打到岩浆层了,他们在用地质钻探技术开采地热水。”
阿米娜的银镯突然在桌上震动起来,这是伊德里斯改装成的水质警报器。监测数据显示,距离边境冲突区8公里处的地下水出现军用兴奋剂成分。
新一轮谈判前夜,李墨飞在难民营看到终生难忘的场景:2000个空塑料桶排列成临时停尸房,每只桶里装着在抢水冲突中丧生的平民。妇女们用头巾蘸取尸体衣服上的汗渍,通过蒸馏获取最后几毫升净水。
阿米娜在报废的骆驼水站旁种植沙棘,用输液管将冷凝水导入树根。刘宇默默调整了系统设置,将每日产水量上限提高到1723升,正好够每个家庭分到4.5公斤水。
当第一缕阳光照亮沙丘时,伊德里斯用刺刀在协议文本上刻下新的水位刻度。远处的边境线上,尼日尔士兵正在用空弹壳与对方交换润喉糖大小的冰块。
喜欢气候边缘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气候边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