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被书写的一代。”他颤抖着关闭电源,但全息投影自动亮起,展现出五十年后的新海市:眼墙暴雨成为常态气候,市民进化出鳃状器官。更诡异的是,未来城市的排水管渠纹路与他掌心的生命线完全重合。
黄娅娅的纪录片在此时发生元叙事裂变:当她回放眼墙过境的镜头时,发现所有画面中都存在同一个撑黑伞的男人。人脸识别显示这是1931年武汉洪灾报道中的失踪记者——此刻他正隔着时空对黄娅娅的镜头微笑。
第三十天,当重建委员会宣布启用量子堤坝时,李墨飞在控制台前输入了最后一组参数,超级计算机"河图"刚完成灾后首次运算。当全息投影显示出暴雨期间大气环流模型时,所有人都倒吸冷气:原本该流向海洋的季风水汽,被城市热岛效应扭曲成自噬的莫比乌斯环。李墨飞突然理解:这正是应对递归暴雨的唯一解。
“启动自指涉防洪系统。”他按下按钮的瞬间,新一波眼墙在海岸线外自我坍缩成克莱因瓶结构。黄娅娅的摄像机记录下神迹般的场景:暴雨在触及防波堤前突然倒流回云层,形成逆时针旋转的瞳孔状空洞。
但在实验室最隐秘的终端机上,真实数据悄然流动:所有防洪成功的记录都标注着“公元前2070年·夏禹元年”。李墨飞瘫坐在量子计算机前,终于明白这场暴雨从未真正降临,它只是文明集体潜意识的创伤性闪回。
而此刻,黄娅娅的镜头正对准某个雨夜归家的女孩。当女孩收起雨伞时,伞骨折射的光斑在墙面拼出八个甲骨文“禹复生则洪水息”。
喜欢气候边缘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气候边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