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生活不如意的找借口的明显不是,他当时已经赚了一笔钱,盖了楼谈了女朋友,对一个闯社会的小孩子来说不错了,而他又放弃了这一切。】
【才十四岁,法医在面前解剖自己妈妈,想都不敢想。这才是最大的原因。】
【对,,哪怕就是王母先挑起事端,那也罪不至死,一棒子打死对一个14岁的孩子亲眼看到自己母亲死在面前,又只知道凶手没偿命,赔了1500,这换谁,谁也想不通啊。】
春秋位面。
伍子胥看到这气的牙齿咯咯作响。
他同样在这个少年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当初,他也亲眼目睹自己的父亲被楚平王杀死,从此之后,他的人生和张扣扣一样,只剩下复仇、复仇、复仇!
甚至因为仇恨,他一夜白头。
张扣扣所经历的一切。
他的委屈,他的决心还有他的隐忍。
他都懂,一切不在言语中。
生而为人,若此仇不报,何为人子,为人臣,为大丈夫!
“后生,老夫,敬你!”
说着他眼含热泪,举起酒樽一饮而尽。
天幕上的弹幕还在不断出现,众说纷纭中,让整个事件呈现出了两个极端。
【是梦魇,他从小的梦魇,再加上没人给他疏导,最后成了这样。】
【我觉得他已经是个英雄了,首先没有杀对方女眷子女,只找了当初害母亲的参与人报仇,没有把仇恨转移到无辜人身上,这已经说明他不是暴徒。但是站在律的角度来,再大的仇也不能自己杀人,杀人就得死刑,除非你有……】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我小时候母亲早逝,父亲在外赚钱养家,就我和我奶奶在家里,当时被邻居看不起和欺负,那种感觉外人是感受不到的,我到现在都很气愤,何况他这种情况。】
天幕上大家各有各的说法。
都觉得自己说的才是对的。
大明位面。
朱棣看着屋内众人,目光最终落在朱瞻基身上。
“朕记得礼记上有过记载,你且说说。”
朱瞻基闻言一愣,思索片刻后,很快给出了答案。
“皇爷爷,礼记上确有记载,是子夏问孔夫子。”
“对杀父之仇的人如何对待?”
“夫子说:睡在草席上,头枕盾牌,提醒自己父母之仇未报。 不仕,不当官,不以官身报私仇,绝不和仇人共处一世。不管在什么地方,武器都不离身。如果是在市上或公门相遇,拔出武器就和他拼命。”
朱棣闻言轻点头,对于父母仇,先贤早有说过。
张扣扣的做法,朱棣对此并不反感,甚至还很欣赏他。
为母付出生命。为国付出青春。
不过他并非亲身经历者,对天幕上的事他也不能完全下定论。
毕竟其中细节他并不清楚。
但,他看向天幕的眼神带着一丝复杂。
如果张扣扣生在他大明,他又会如何对待此人。
是为国法斩了他。
还是念其孝心,让其戴罪立功。
......
大宋位面。
武松天幕上的言论嗤之以鼻。
什么狗屁,杀人偿命欠债还钱。
当初他的大哥,还有他,被现实可整的够惨,为此他们兄弟一个付出了生命,一个流亡到了梁山。
与其相信浑浊的大染缸,还不如自己手上的利器。
杀猖妇,诛奸夫,血溅鸳鸯楼。
这些事都并非他本意。
可若不如此,他又如何能在这世道存活。
天幕上的事情,让他仿佛看到了当初的自己。
只是,张扣扣最终选择了以命抵命,而他,选择了落草为寇。
这,也许就是两人之间的不同吧。
武松心中暗自思量,目光再次转向天幕。
天幕上的弹幕依旧在翻滚,仿佛永无止境。
众人对张扣扣的看法,也依旧各持己见,难以统一。
“哼,这世道,又有几人能真正明白何为对错。” 武松冷哼一声,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 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不屑,也带着一丝无奈。
大唐位面。
韩愈看到这,只觉得心中的无名火被点燃。
这要是换做是他,他必然会上书怒骂,朝廷,怒骂世道,怒骂天下恶人。
可眼下的情况,他除了愤怒,什么也做不了。
看着天幕上的弹幕,韩愈只觉得头痛欲裂。
该说张扣扣孝顺,还是说张扣扣愚蠢。
又或者,两者都有。
他很想站出来,大声告诉所有人,他的观点。
......
这时候,新的视频出现了。
【韩怼怼,一个万物皆怼的男人。】
【上怼皇帝短命的敢死队队长。】
【下怼鳄鱼无道的含沙射影。】
【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逆。】
【唯独不知道死字有几笔。】
【中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
【要说起文人来必然绕不开这个勇起来让武人沉默的韩怼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短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红色震撼!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短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红色震撼!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