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轧钢厂的工人在我们图书馆借书是免费的,这是我们图书馆的服务宗旨,专门为厂里的工人提供帮助。"
"如果不是红星轧钢厂的工人,也可以凭证件在前台办理借书证,只需缴纳一元押金。"
"不过,这需要收费,借书每天收一分钱,但如果提前登记一个月的借阅,费用是两毛五,能节省五分钱。" "我们的图书馆并非以盈利为目的,而是致力于为工人服务,助力他们提升技术和技能。"
林枫的话让杨厂长和其他领导频频点头。
杨厂长心中赞叹:"小林,你这个图书馆馆长很称职,这么快就进入状态了,不错,真的不错,我没看错你。"
杨厂长随意翻阅了几本工具书,确实发现这些书对专业工人非常实用。
但他更关心的是林枫能从朋友那里带来多少本书,特别是那本在车间引起轰动的金属切削工艺学的
事实证明,林枫没有辜负他的期望。
几天后,全厂突然进行了一次紧急备战,这是战争状态下才会出现的情况。
一些老工人见过这种场面,倒不惊慌,但新工人心里有些忐忑。
杨厂长、李副厂长等领导将车间的所有骨干召集到大会议室。
众人坐下后,气氛严肃。
林枫也被杨厂长派人叫来参加会议。
杨厂长神情严肃地向大家说明了任务的重要性,并鼓励大家群策群力,争取当天解决问题。
八级钳工易中海接到上面下达的任务后,苦笑着摇了摇头:“难度太大,几乎是不可能完成。”
七级钳工刘海中接过任务看了看,同样连连摇头:“这种零件只能存在于想象中,恐怕国外最先进的设备也造不出来。”
众人看完任务后,都皱起了眉头,认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几位厂长的脸色也变得凝重。
“老易、老刘,你们都是高级钳工,每年都是先进工杨厂长重重拍了一下桌子。
易中海镇定自若地说:“厂长,我和老刘说的是实话。
这种零件根本无法制造出来。
即便我们集合全厂的精英,也无法满足零件硬度和韧性的要求,因为问题出在材料上,我们厂不具备生产这种零件所需的材料。”
易中海深知材料的重要性,知道再怎么动脑筋也没有用。
下料车间主任张师傅不乐意了:“老易,你怎么能这样说?我的车间这么大,随便选块材料给你,难道还不行吗?”
张主任身材魁梧,说话声如洪钟,工人们私下称他为“猛张飞”
。
易中海认真地说:“老张,不是我不相信你们,而是你们的淬火工艺达不到要求。”
张主任叹气道:“我知道工艺有问题,可我们的技术一直停滞不前,我能怎么办呢?”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易中海和张主任等首批老工人,凭借实干精神逐步探索前行。
他们将青春献给了轧钢厂,却因国家技术落后而受限。
西方列强的技术封锁让他们的努力难以突破。
当易中海看到林枫改良后的《金属工艺学》时,兴奋得几乎失措。
所有人都渴望进步,但受限于技术瓶颈,只能望洋兴叹。
一天,车间陷入沉思,林枫开口道:“若改进淬火工艺呢?”
众人目光聚焦于他。
车间主任摇头,“林枫,你负责广播,别掺和生产。
淬火工艺涉及正火、回火、退火等多道工序,你不懂。”
“正好我有一本关于淬火工艺的书,张主任不妨参考一下。”
林枫递上书。
张主任皱眉接过,略翻几页后大吃一惊。"原来如此,这书让我豁然开朗。”
他转身感激地看向林枫,“谢谢你,它为我指明了方向。”
张主任正欲离去,却被林枫喊住。"还有一事,淬炼时可尝试加入少量稀土元素。”
张主任疑惑:“为何?”
稀土是一种新材料,类似一种固化粘合剂,添加后能让材料结构更紧密,融合得更好,同时提升其韧性。"林枫补充道,"其实我对这些了解不多,只是照本宣科,这些知识都来自一本书。"
张主任思索片刻,点头对林枫表示认可。
"好办法,我现在就去试试。"
张主任向来果断,决定即刻行动。
---
一个多小时后,大会议室烟雾弥漫,大家仍在热烈讨论时。
哐当!
会议室的门被大力推开,张主任满面通红、衣襟敞开、大汗淋漓地冲进来,手里拿着刚完成的材料。
"成功了!老易,这是我做的。
这种材料肯定能完成任务!"
"林枫,多亏你的建议,在材料里加入稀土,简直是妙招,立刻就完成了融合,硬度和韧性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真是太张主任的话让所有人都受到鼓舞,大家兴奋地欢呼起来,全然不顾领导在场。
张主任将新材料递给易中海后,走向林枫,紧紧握住他的手连声道谢。
"张主任,您不必谢我,为团队提供建议是我分内的事。"林枫谦逊地回应。
另一边,易中海和刘海中等人急忙赶往车间制作关键部件。
三个小时后,两个全新的部件诞生,其中一个作为备用。
将部件送入实验室进行多次测试,无论是硬度还是抗拉强度均符合要求。
"太棒了!"
喜欢四合院:从广播员开始整顿禽兽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四合院:从广播员开始整顿禽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