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社会治安状况也极为复杂。
这里鱼龙混杂,三教九流之人汇聚一堂,甚至中国香港地区的黑社会势力也悄然渗透进来。
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警方精心构建了一套全面且高效的情报网络,其中包括在各个关键领域安插线人,以及与部分地下势力保持一种“可控联系”,以便及时获取各类有价值的情报信息。
长胜轮惨案发生后,一些此前曾被警方怀疑的本地黑社会团伙,为了尽快洗清自身嫌疑,纷纷动用自己的各种渠道,暗中展开调查。
就在各方都在密切关注案件进展之时,一条极具价值的线报,浮出了水面。
在黑道的隐秘圈子里,悄然流传着这样一则消息:有一伙来自汕尾的人,在福建承包了“缉私艇”。
他们胆大妄为,竟然冒充中国边防人员,在外海实施了一起劫持外轮的罪恶行径。
据说在行动过程中,由于遭遇了狂风巨浪,他们驾驶的“缉私艇”在靠近被劫船只时,船头不幸被撞坏。
而这里所谓的“承包缉私艇”,实则是将部分缉私执法权力“外包”给私人。这些私人穿着边防军服,打着缉私的幌子,堂而皇之地在海上进行拦截等非法活动。
在曾经走私活动一度泛滥成灾的汕尾地区,存在着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乱象:
某些执法人员竟公然违规操作,对走私渔民进行罚款,且罚款收入直接进了个人腰包,他们只需定期向上级缴纳定额的“承包费”即可。
这一畸形现象背后,实则是一条隐藏极深的暴利黑色产业链。
一份重要线报引起了警方的高度关注,其中特别提及了一个关键人物——汕尾人黄达铭。
令人震惊的是,此人正是那艘在案件中被撞坏的“缉私艇”的船东!
汕尾市公安局局长郭少波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线索的重大价值,第一时间将其上报至广东省公安厅。
省公安厅对此迅速做出反应,即刻展开行动。1998 年 12 月 30 日,一支经过精心挑选、训练有素的专案小组悄然潜入福建省东山县东山港,目标明确,就是要查找那艘充满嫌疑的“缉私艇”。
当夜幕笼罩港口,整个世界仿佛都安静下来,专案小组却紧张而有序地展开搜寻工作。
终于,在一片静谧之中,目标船只被成功找到。众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船头,只见那里赫然呈现出严重的撞击变形痕迹。
专案组中的刑侦技术人员深知这一证据的关键作用,小心翼翼地提取了船体碰撞部位残留的微量油漆样本。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油漆样本,此刻却承载着揭开真相的重要使命。样本被以最快的速度送回广东省公安厅鉴定中心,与长胜轮此前维修保养时留下的油漆样本进行精确比对。
时间在紧张的等待中悄然流逝,几个小时后,科学鉴定给出了铁证:两种油漆样本的成分完全一致!
这一鉴定结果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确凿无疑地证明了这艘“缉私艇”,正是劫持长胜轮时所使用的作案船只!
至此,案件的突破口终于被成功打开!专案组迅速做出部署,将抓捕船东黄达铭列为首要任务。
情报显示,黄达铭当时正在福州经商。鉴于黄达铭能够承包缉私艇,不难推测他在警方内部必定存在某种不可告人的“关系”。因此,专案组的行动从一开始就保持着高度的保密性。
然而,狡猾的黄达铭似乎还是察觉到了空气中弥漫的危险气息。就在 12 月 30 日当晚,他如同惊弓之鸟般,匆忙从福州潜逃回老家汕尾,妄图在那里筹集资金后逃往境外,以逃避法律的制裁。
但警方的行动更加迅猛果断。12 月 31 日,数个训练有素的小分队如神兵天降,迅速突袭了黄达铭在汕尾的落脚点,一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就此展开……
(待续)
喜欢90年代大案系列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90年代大案系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